再破纪录佛山顺德区妇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曹月通讯员黄欣英

再破纪录!继8月9日仅23周零4天的超早产儿凯凯顺利出院,刷新佛山地区救治成功的最低出生孕周超早早产儿纪录后,近日,广东医科医院(以下简称“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又成功救治1名出生体重仅克,胎龄24周+1天的超早产儿“小海”。

经过医护人员和患儿家属长达近3个月的共同努力,目前已长成克重的粉嫩宝宝,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达到出院指标。据悉,这样低胎龄低体重的宝宝能成功救治在全国都很罕见,“小海”的成功救治刷新了佛山地区成功救治最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纪录。“真没想到奇迹会发生!”小海父亲李先生感慨地说。

巴掌大的“超早产儿”意外降生

年5月18日,怀孕6个月的赵女士因为宫颈机能不全急需提前分娩。胎龄只有24周+1天的“小海”出生时仅有克,比一瓶毫升的矿泉水还要轻,身体长29厘米,只有成人的巴掌大小,小脚比大拇指粗不了多少。孩子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皮肤薄如蝉翼,呼吸极度微弱,生命岌岌可危。

据广东医科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黄润忠介绍,顺德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作为顺德区新生儿急救中心,承担着全区危重症新生儿的救治和转运工作。科室每年大约救治多名危重新生儿,几乎每天都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生命故事。但体重这么低的孩子还属首次,救治难度前所未有。“遇到这种情况,当时我们手足无措,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小海父亲说。但是,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给了他们很大的信心,鼓励他们不要轻言放弃,于是决定试试。

披荆斩棘,度过重重难关

小海被送到新生儿科后,一场紧张的战斗随即展开。主管医生黄冠芬表示,由于小海出生时没有自主呼吸,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里完成了快速气管插管,并在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以稳定孩子的呼吸,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脐动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道,维系内环境稳定等多项操作治疗,为抢救孩子创下了先决条件。

为了避免发生各种感染,护理团队由科室护理骨干组成“一对一”特护团队,对小海进行24小时专人护理。护士长姚龙燕介绍,为帮助小海营造在妈妈子宫里的安全感,帮助他继续生长,医护人员在暖箱盖上厚厚的遮光布,避免声音、光线等刺激。分贝仪实时监测周围声音分贝,给他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同时,为了预防接触性感染,护理过程中尽可能少触碰、少打扰,用高压灭菌棉柔巾保护宝宝柔嫩的皮肤,避免皮肤溃烂造成屏障功能丧失,“我们所有的操作都需慎之又慎,所有环节都必须时刻警惕,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危急小海的生命。”姚龙燕说。“由于孩子出生体重太低,很多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刚开始两周照X光连“肠气”都看不到,就是X片上根本显示不出他的肠子。”

另一位主管医生罗秋月说,开始只能对宝宝进行静脉营养输送,三周后由护理团队精确计算每日的营养量,改成胃管插管喂养。在克服消化不良等重重障碍后,小不点的体重一天天的增加。另外,护士们还给小海进行了一个月的“专属”吸吮功能训练,让他可以早日实现自主进食。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小海一步步地闯过了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7月6日顺利撤下有创呼吸机,7月25日停用无创呼吸机,8月7日实现经口喂养,8月15日成功停药……终于在8月28日这一天迎来了出院的日子。

五年救治超早产儿接近百例

“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感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宝宝第二次生命。”李先生说。一次次生命奇迹的背后,凝聚了顺德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团队的心血和战斗精神。

黄润忠表示,这得益于近年来新生儿科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突破、提升,以及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为早产儿提供了更精准和规范的治疗。-年,顺德早产儿的平均发生率达到8.5%,五年收治的体重小于克的超早产儿有89例,成功救治率达到84.8%。1克以下的有例,成功救治率达95%,危重症活产新生儿(23周以上)死亡率是千分之6.8,早产儿救治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此前,广东医科医院新生儿科曾于年成功救治孕周23周、出生体重克超早产儿小莹,创下了佛山市历史上经抢救成功存活的最轻体重、最低孕周早产儿纪录;年8月成功抢救孕23周+4、出生体重克的早产儿,是佛山地区最低出生孕周的超早产儿。而小海又再次刷新了他们抢救的最低体重超早产儿的纪录。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朱嘉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1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