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县委书记与ldquo大肚腩rd

为什么说顺德人“敢为天下先”呢?因为顺德人敢想、敢干、敢担当,关键还做出了成绩。

顺德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跟一个人有莫大关系,他也是“敢为天下先”的顺德精神的杰出代表——原顺德县委书记黎子流。在改革开放之初,黎子流做了不少“大事”,对顺德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其中,

一件就是“结交香港资本家”,

就是顺德人俗称的“大肚腩”。

今天一起来说说这些事

-01-

“资本家”

“资本家”在中国可不是什么好词,尤其是“文革”时期,一旦和“资本家”扯上关系,轻则前途暗淡,重则性命不保,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改革开放之初,顺德发展困难重重,资金、技术、人才一概没有,要突围,顺德人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自家的“有钱亲戚”。

顺德是个侨乡,侨胞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很多侨胞还是赫赫有名的大老板,比如李兆基、郑裕彤、翁佑、梁銶琚等等。

-02-

历史性会面

《顺德制造》一书中《可怕的顺德》一节介绍了当时黎子流与“香港资本家”的历史性会面。

“那时,由于河网密布、渡口多,珠三角地区的交通实际上很不便利。从澳门到广州,就要花整整一天的时间。顺德处于两地的中间位置,一般来往两地的人都喜欢在顺德休息一下。当时,何贤(前澳门特首何厚铧之父)、马万祺等人就经常在顺德休息或住一晚,因此他们和顺德不少人都熟悉了。为了邀请李兆基回来,顺德人就通过何贤做工作,说服李兆基。在何贤的担保下,李兆基终于忐忑不安地回来了。回到顺德后,李兆基没想到的是,县委书记黎子流要见他。黎子流穿上一套自己最满意的中山装,脚穿解放鞋,和西装革履的李兆基相谈甚欢。”

▼《顺德制造》书籍▼

-03-

议论纷纷

当时的县委内部议论纷纷,说县委书记竟然如此胆大包天,公然结交“香港资本家”!也有人说,书记“变质”了,以前访贫问苦,现在接待的却是穿西装的“大肚腩”富豪!年,才刚刚打倒“四人帮”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还没开,作为县里的最高领导人,难道黎子流不知道一个不慎,就会赔上自己的政治前途吗?

当然知道,可是他就是有这个眼光、有这个魄力!除了自己接待李兆基等富商,他还指示侨务部门继续联系香港的顺德乡亲。后来,郑裕彤也回来了。他们回乡祭祖,得到乡亲们的热情接待,都很高兴,于是分别捐出了万港币用于改建华侨中学。

这也是顺德自改革开放后接受的第一笔外汇捐赠。

-04-

到香港

为加紧与香港乡亲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年春,黎子流带着顺德党政领导出访香港,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顺德干部第一次到香港。

之前大家对香港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当时的内地人对香港的认知只限于内地媒体宣传。当时的大陆,把港澳台“妖魔化”,说那里是“地狱”。但他们一到香港,才知道香港的建设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比内地高得多。

-05-

接受和认同

此后,顺德和港澳同胞的来往日渐频繁。港澳乡亲大力支持顺德的公益事业,他们捐资修路修桥建学校,后来又投资办厂,给顺德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

事实上,现在顺德的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很多当初都是港澳乡亲捐资建起来的。黎子流感慨地说:顺德经济能走向国际化,是从香港开始的,通过香港乡亲架桥搭路,一步一步升级,才有了今天飞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06-

金句

黎子流在年升任广州市副市长、代市长时,切实解决了许多问题。

刚上任时要解决电荒问题,他说:“停生产都要保民用!”、“一年之内唔解决民生用电嘅,我就返顺德!”至今流传的金句“得就得,唔得就返顺德”来历就在于此。

可见,他当时对解决问题的决心之大!敢拼、敢干、敢担当,这句话也成了广府人的精神标杆,今天看起来,仍让人感动和佩服。

END

亲,需要你的“分享”和“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2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