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笔者分析了在公参民转公政策大势下,高明区民办学校的走向。很多读者问“能分析一下南海区”、“能分析一下顺德区”的吗?笔者当时的回答是,收集数据不容易,待笔者收集到相关的数据肯定会分享的。今天,笔者就分析一下公参民转公趋势下,顺德区民办学校的走向。
前段时间,广东实验中学顺德学校的更名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很多业界人士认为这是“公参民”学校改革的序幕。其实,关于公有品牌输出办学的整顿和规范,近年来已一直有这样的操作。在顺德,较为让家长们熟悉的民办学校德胜小学,原有的名字就叫“嘉信西山小学”,去年改名的顺德文德学校,原有的名字就叫“顺德一中实验学校”,此外,还有养正学校,原有的名字就叫“养正西山小学”;本真未来学校,原有的名字就叫“一中附小”。顺德一中和西山小学作为公办的品牌名校,在办学品牌输出方面走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随着办学体制的改革和国家政策的收紧,公办学校品牌和资源逐渐退出民办学校已经成为趋势,“公参民”的民办学校改名,只是顺势而为。
一、顺德现有民办学位的占比
为什么要分析这个现有民办学位的占比,相信此前有关心这个问题的家长都知道,“公参民”改革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将民办学位的占比压缩到一定的空间内。如果一个地区的民办学位占比超过了这个限定的比值,那么改革是难以避免的。笔者此前,分析过整个佛山地区的情况,民办学位占比这个比值肯定是不符合现有政策规定的。那么顺德区的情况又是如何?笔者以年顺德区公办和民办学校的招生情况作一个分析。
笔者从各镇街和各民办学校公布的年招生方案,整理汇总得出:年顺德区公办小学招生人,民办小学招生人,小学阶段招生人,其中,民办小学学位占比16.4%;公办初中招生人,民办初中招生人,初中招生人,其中民办初中学位占比19.86%;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含小学和初中),总招生人数人,民办招生人,民办学位占比18.08%,民办学位占招生总数控制在20%以内,这在佛山五区中民办学位比例算是比较低的,但与县域民办占比15%的目标还是有差距。当然,现在有业内人士说,内部已经下达了民办占比5%的目标,如果这是事实,那么改革的难度会更大。
二、顺德现有民办学校的情况
从年招生情况汇总,顺德义务教育阶段现有民办学校22所,其中含小学、初中的民办学校10所,民办小学9所,民办初中3所。从办学主体看,能定义为“公参民”学校的有5所,分别是京师励耘实验学校、容桂实验学校、勒流育贤实验学校、龙江实验学校和莘村中学,莘村中学比较特殊的是虽然学校的性质不是公有民办,但从学生和教师的招聘看,却是公办招生和教师编制招聘,从这两方面看,与“公”还是关系很大的。
根据改革的要求,“公参民”的学校都要转为公办学校,所以这5所学校转为公办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以年的招生情况看,如果这5所“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能转化多少民办学位呢?经统计,能释放民办学位个,那么民办学位剩余个,占比为14.2%。如果以民办学位占比15%为控制目标的话,那么上述5所学校转为公办,似乎已经能达成目标。如果以民办学位5%占比作为控制目标的话,那么是否会有相应的纯民办学校要停止办学或者转为公办,目前还不好猜测。
三、顺德拟新建民办学校情况
现有民办学校学位占比已超标,但笔者同时从各种新闻渠道了解到,顺德已经批复建设的民办学校还不少。这些拟建设或者正在建设中的民办学校又该何去何从?下面笔者尝试分析一下拟新建民办学校的情况。
从笔者目前掌握的数据看,顺德目前已批复建设的民办学校有8所,其中大部分都是近年来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