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每天有几万辆货车,经广佛高速,把佛山的铝材、服饰、家电等运往省内乃至全国各大城市。同时,四面八方的资金和人才,也经广佛高速,汇聚佛山。
广佛高速,是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年建成通车。这段长约16公里的高速公路,北起广州金沙街道,南至佛山罗村,拉开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使广佛两地通行时间由2个小时缩短至20分钟,为后来的广佛同城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以广佛为核心的“双轴三环九射”高速公路网已初步成型,佛山市域也基本建成“两环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络。从佛山出发,2小时基本通达大湾区主要城市,资金、人才、信息随之快速流动,激发佛山在金融、产业和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动能。
广佛融城
打造金融创新“吸金池”
沿着广佛高速,不到半小时,就从广州市区来到了佛山千灯湖畔。
佛山千灯湖片区位于广佛交界,1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旧厂房,四处皆有农田。如今,这里已是高楼林立,被称为佛山版的“珠江新城”。
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高速路网的建设。年在此成立的广东金融高新区紧抓广佛融城的机会,依托高速、地铁综合交通网络的完善,汇聚广深人才与资源,短短10来年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它正作为国际金融后台基地中的新星冉冉升起。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感受到广东金融高新区的经济活力:年,南海区桂城街道共有23栋税收超亿元的“亿元楼”,其中16栋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该区域目前已吸引汇丰、毕马威、凯捷、海晟金融租赁、中科沃土等超家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落户,累计投资规模超亿元,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科技等多种金融业态,集聚金融人才超6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超过八成。
年开园的千灯湖创投小镇正成为广东金融高新区推动下一个十年发展的重要载体。
千灯湖创投小镇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地处“广佛超级城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双核心区,是广东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中唯一金融类的特色小镇。该小镇在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产业的基础上,探索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三链融合”的创新路径,进一步引导金融创新。截至今年3月底,千灯湖创投小镇已集聚私募基金类机构家,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亿元。
即使在受疫情影响的年,千灯湖创投小镇的发展依然逆势上扬,实现月均新增投资资金规模超25亿元,平均1个工作日就有1亿元投资资金落户。日前,千灯湖创投小镇还获评“年度最受欢迎基金小镇”。
佛山市南海区金融业发展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恂瑜说,随着广佛肇高速的通车,佛山高速路网将再次升级,推动广东金融高新区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增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互联互通,为这一区域吸引更多金融资源和高端人才。
氢谷崛起
按下产业创新“快进键”
下了广佛高速不久,就来到了丹灶镇。
丹灶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部,是国家级生态镇,风景宜人。谁能想到,在这个曾被称为“南海西伯利亚”的地方,如今正迎来氢能产业的加速崛起。
公路一旁,一座造型简洁大方的设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全国首座商业化加氢站。佛山是传统制造业强市,并没有太多氢能产业的基础,却创造了多个“第一”,包括世界首条商业氢能有轨电车、全国首个“氢能周”等。
丹灶恰是佛山氢能产业兴起的重要源头。早在年,广顺集团就斥资万元在丹灶成立广顺新能源公司,探索燃料电池车核心零部件研制,为之后氢能产业的发展埋下了一颗“种子”。年,佛山列入科技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促进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成为全国7个示范城市之一。
后来,伴随着氢能产业的活跃,南海在全区层面进行系统布局。例如,出台全省首个氢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在建设加氢站的同时推进氢源整合和制氢项目建设。
目前,南海已吸引70多家相关企业入驻,覆盖了制氢、储氢、运氢、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去年,佛山攀业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上海迁至佛山,一年多的时间里已初步完成20MW空冷燃料电池堆的生产能力建设,并建立了燃料电池产品应用研发团队。该公司负责人施涛表示,落户佛山前,他曾走访全国10多个氢能产业城市,最后看中了佛山相对完善的氢能产业链。“从材料到系统再到冲压机等关键零部件,在这里都能找到供应商。”施涛说
为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佛山于年在丹灶镇规划了面积达48平方公里的仙湖氢谷,氢谷以仙湖为核心,将打造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及氢能产业“硅谷”。
仙湖氢谷包括佛山仙湖实验室、佛山南海氢能中心、中岩泰科南海丹灶产业园、仙湖氢谷小镇等多个载体,致力打造成集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
走进佛山南海氢能中心,一组亮眼数据映入眼帘:截至目前,南海氢能产业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亿元,这些产业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形成年产值近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广佛高速路网的发达,对吸引和聚集更多高端人才聚集到丹灶发挥了积极优势,让丹灶的氢能产业驶上发展的快车道。”佛山市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蔡德权说,氢能源是“未来能源”,以后也会借着高速路网持续发展,争取将氢能产业创新的“佛山经验”推广到全国。
智能集聚
拓宽湾区融合新想象空间
从丹灶镇沿着佛清从高速、广台高速,就到了顺德区北滘镇。
在北滘的凤桐花园工地上,在科幻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机器人工作场景,如今已变为现实:一处原本粗糙的地坪经过机器人研磨后立刻变得平整光洁;一款测量机器人上交的测量数据,测量精度在±1mm内;一块块地砖被机器人铺贴得严丝合缝……
这几款机器人都来自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机器人”)。该公司于年7月成立,如今已有在研建筑机器人近50款,其中绝大多数机器人通用于现浇混凝土工艺与装配式建筑施工,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砖抹灰、内墙装饰等12个建筑机器人产品线。
一款款建筑机器人面世,背后是一个强大的研发团队。目前,该公司引进和培养研发人才近名。“公司周边交通便利,尤其是高速畅通,不仅帮我们集聚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研发人才,也方便了我们的对外交流。”博智林机器人公司负责人王克成说。
与凤桐花园工地相距不远的北滘西海村,那里正在加快建设超千亩现代主题产业园。
西海村园区改造前主要用于工业,以“村集体出租土地,企业自建厂房”模式为主,改造后,该村将依托佛山顺德机器人谷,聚焦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设备三大领域,建成中国机器人小镇产业园重要片区,成为机器人示范基地。
除了博智林机器人,顺德机器人谷还引入了深圳大族机器人、东北大学佛山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机器人谷分校等产学研重点项目。其中,大族机器人先进制造集中示范园就是“中国机器人小镇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亩,计划4年内完成建设机器人全球总部、机器人研发与孵化基地、先进制造集中示范区。
“没有高速公路,就没有北滘的今天。”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党委书记张新杰表示,北滘作为广东改革开放最早的地方之一,较早享受到了高速公路开通带来的红利。比如,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帮助北滘汇聚了约名博士、1万名硕士和8.5万名本科生在此工作和生活,为当地带来了科技与创新。
在张新杰看来,发达的高速网让北滘有效连接广州、深圳等湾区城市,让“深圳研发+北滘制造”成为现实,也催生北滘的机器人谷在村级工业园改造中强势崛起,成为北滘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
路网简介
未来佛山将新增多公里高速
广佛高速,即广州—佛山高速公路,是广东省第一条高速公路,长15.7公里,年8月建成通车,自此拉开了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序幕。目前,广东已初步形成以广佛为核心的“双轴三环九射”高速公路网。
佛山市域“两环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络也基本建成,从佛山出发2小时内基本能到达大湾区主要城市。具体来看,佛山已建成广中江高速公路(佛山段)、江罗高速(佛山段)、高恩高速(佛山段)、佛江高速公路(江珠高速北延线佛山段)、佛江高速公路(和顺至陈村段)、广佛肇高速公路(西二环高速以东段)、佛清从高速公路南段、广明高速公路(陈村至西樵段)等高速公路,它们都已融入珠三角高速公路网。
截至年底,佛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约达公里,较“十二五”期末增加约72公里,增幅为15%,高速公路网密度达到14.8公里/百平方公里。
4月25日,广佛肇高速全线运营通车,一方面促进广佛肇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也成为广东对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
根据新的省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佛山将新增多公里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广佛核心区之间快速通道、快速衔接珠江口跨江通道以对接珠江东岸城市、加强佛山新机场高速公路集疏运通道规划三个方面,促进佛山市与周边城市的进一步互联互通。
交通建设
广佛环线城际正加快推进中
“十三五”期间,佛山围绕“打造珠三角湾区西部枢纽城市”的总体目标,协调推进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各领域建设。
1.城市公路道路建设
佛山重点推进“一环西拓”建设战略和广佛同城快速通道建设,5年来共打通断头路条,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路网连通性极大改善。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农村公路里程达公里。
2.国铁城际建设
年、年先后建成佛山西站、广佛肇城际和三水北站,广湛高铁、南沙疏港铁路和广佛环线城际(佛山西站—广州南站)三条线路在建,广佛环线城际(佛山西站—广州南站)正加快推进。一系列举措实现了佛山与粤桂黔地区和广深港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快速联系,3小时可达南宁、4小时可达贵阳、一个半小时可达香港、20分钟可达广州南,区域通达性和枢纽城市地位显著提升。
3.港口水运发展
形成了“三横三纵”的骨干航道,完成北江飞鹿货运码头、高富油品码头、顺德了哥山港区本港作业区通用码头的建设。港口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顺利关闭佛山新港码头和澜石码头。目前,佛山至南沙港已开通13条集装箱专线。
4.航空枢纽建设
佛山新机场选址顺利推进,《佛山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为区域交通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
沿线案例
路网建设带动乡村振兴
紫南村:“孤岛”通路变身“富岛”
在广台高速边,有一个“网红打卡点”——禅城区紫南村。一走进紫南村,仿佛置身于城市大花园:翠绿清澈的湖泊、古朴精致的凉亭、整洁宽阔的马路、绚烂多彩的花海……
高速公路引领乡村巨变,在紫南村得到生动印证。
谁能想到,于明末清初开村的紫南村,以前是一座被珠江水道包围和无数河涌水网隔离的“孤岛”。改革开放前,村民要去一趟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的佛山,需要划船出村,然后转乘大船,再搭乘汽车进城,时间长达7小时以上。
年,紫洞公路开通,经过紫南村,结束了紫南村不通公路的历史。此后,村里的道路建设迅速发展。如今,紫南村已拥有和城市一样的现代化立体交通:广台高速、佛山一环路紧傍村边,季华西路穿村而过,市公共汽车站设在紫南商贸城,两路公交车开进村里。
得益于日益完善的路网,紫南村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了61家企业到此“筑巢”,其中包括道氏科技、杜邦鸿基、科力远3家上市公司。年,全村各类企业共创造生产总值38亿元。
同时,紫南村依托四通八达的路网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小洋楼、开辟特色民宿,吸引艺术家入驻,让古村落重新焕发时代生机。
年以来,紫南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积极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形成了一个“旅游+系列业态”的产业集群。
从“有女莫嫁紫南村”到“有房有车不如有紫南户口”,坊间流传话语的变化,展现了紫南村村民生活的变化。紫南村党委书记潘柱升介绍,从年到年,紫南村集体收入由万元升至1.2亿元,人均分红从多元增至1.15万元,村民幸福感大大提升。
去年10月,央视还曾以《脱胎换骨紫南村》为题,报道了紫南村从落后村、上访村到示范村、明星村的蝶变。
潘柱升表示,接下来,紫南村还要抓住毗邻高速的优势,通过佛山一环连接起多条高速公路,以交通优势推进产业进一步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