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赵狄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昂首奋进的“顺德实践”和“顺德模式”令人啧啧称奇,顺德以其独特的城市品质和人文性格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在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顺德”二字始终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高频词。“发展才是硬道理”“敢为天下先”“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世界美食之都”……这些,都是顺德身上的“标签”。它一直保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不仅带领了区域经济的腾飞,而且融入了世界。
依靠改革不断破除发展大道上的障碍,顺德趟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年,顺德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建设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较好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实现GDP增长4.1%,获评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第一名,连续十二次入围“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当下,昂首奋进的“顺德实践”和“顺德模式”令人啧啧称奇,顺德以其独特的城市品质和人文性格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不断改革依靠改革不断破除发展大道上的障碍,顺德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图片/TUCHONG
顺德模式,脱颖而出
从曾经的农业小县到百强区之首,顺德培育了家电、机械家电等产值超过亿元的产业集群。这里曾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双门冰箱、第一台电子消毒碗柜、第一家上市乡镇企业。早在年,自古就具有浓厚商贸意识的顺德人就建成了全国最早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容奇大进制衣厂。自此,顺德开始积极倡导多形式、多渠道的经济联合,大力推进农工贸商全面发展。此后,又逐步创造出“乡镇企业以镇办为主、组建乡镇企业集团、创造名牌产品”的发展模式,使顺德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思想要解放一点,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敢想、敢做、务实,这是顺德的“基因”。曾有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