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在12月8日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全国职业学校开设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每年培养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一共有1.15万所,在校学生有万人;中职招生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高职招生是万,占普通本专科的52.9%。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生万人,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大概有3.2亿人次。
陈子季指出,年以来,教育部批准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在横向融通上,主要是建立普职融通、产教融通、校企融通、学历教育和培训融通、师资融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融通等方面。
陈子季指出,在服务脱贫攻坚上,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千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一人学厨、全家脱贫”的帮扶培训项目。
“十三五”期间,我们共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个。在促进教育公平上,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率已经超过90%和40%,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0%和25%以上的学生。用三年时间扩招万人,主要服务“六稳”“六保”,这个扩招也是踢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
陈子季表示,“十四五”期间,将对标对表《中国教育现代化》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年)》,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总目标,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