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佛山,佛山特色美食,哪个是你的至

酝扎猪蹄

酝扎猪蹄又叫佛山扎蹄,有两种形式,一是用整只猪手酝制而成;一是用猪脚开皮,抽去脚筋和骨,再用猪肥肉夹着猪精瘦肉包扎在猪脚皮内酝制。所得酝,就是用慢火煮浸。由于后者是用水草扎着来酝制,所以名叫“扎蹄”。

平洲福肉饼

平洲福肉饼鲜为人知,但其实它出现的时间比盲公饼要早,一直是家庭和小作坊式制作,与中山的杏仁饼相似。

平洲福肉饼捏在手里,软绵绵的;放到嘴里,甜而不腻,柔韧而不粘牙;嚼之散发出淡淡的玫瑰花香,和着丝丝陈皮的特殊香气。形如棋子而稍大,表面扑上薄薄一层干粉,避免互相粘连。用包装纸包成筒状,印上几个朴拙的木版旧宋体红字“福肉饼”。这便是正宗的南海平洲福肉饼,原是珠三角名特饼食之一。

顺德鱼皮饺

鱼皮饺是广东顺德著名的传统小吃,它驰名南粤,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岭南小吃云吞据说是由馄饨演化而来,但形状和吃法略有不同。

此鱼皮并非鱼外表的那一层皮,而是用鱼肉经加工制成比纸还薄的皮,包上馅料就是鱼皮角了。鱼皮角的特点是洁白鲜嫩,香滑爽口,久煮不烂,吃起来既有鱼虾鲜味,又有喷香肉韵,干蒸、煎焗、放汤都十分可口,可谓不是饺子,胜似饺子。

脆皮炸牛奶

炸鲜奶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点,属于粤菜系。为岭南风味压桌甜菜。此菜外金黄、内洁白;外酥脆、内软嫩。酥脆的外皮包裹着浓郁的鲜奶,口感层次丰富,充分保持了新鲜牛奶的营养成分。

外皮脆而不硬,内心鲜嫩可口,具有鲜奶的味道。以其口感舒适、形态可爱的特点深受老人和儿童的喜爱,是一道好吃又传统的甜点。通常其外皮会加少量盐,以突出牛奶的香甜。

煎堆

煎堆是年宵食品,始制于明代广东顺德龙江镇。以糯米粉揉合粘米粉碾作皮,以爆谷花与炸花生加糖浆拌均作馅,捏成球状,大若拳头,表成辘满芝麻,下油锅炸至金黄色即成。食味松脆甘香,长期风行粤港澳地区。

盲公饼

盲公饼是广东省佛山市汉族传统名点之一。由于它是由一盲人创制于清嘉庆年代后期(一l年),因而得名盲公饼。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之久。

盲公饼全用糯米配以食糖、花生、芝麻、猪肉、生油等上乘原料巧制而成。饼内所夹的猪肉,其制法更为美妙精巧,用幼细白糖腌藏数月(最少数天)才取出配制,吃起来甘美酥脆,美味可口,享誉中外。

九层糕

在佛山、南海一带民间喜庆节日,尤其春节,家家必做九层糕,取其“长长久久,步步高升”之意。九层糕是一种甜米糕,民间用白米浸透,用石磨磨成水粉,搅拌成浆,加入糖水,用铜盘放一层薄水粉,加热蒸熟,然后逐层加粉至九层。蒸熟的九层糕层次分明,软滑可口。

黄岐马蹄糕

马蹄糕,是黄岐最具特色的点心,以黄岐马蹄粉为基本原料制作而成。据地方志记载,黄岐素有种植马蹄的传统。马蹄、慈姑、莲藕、茭笋、菱角,一并成为“五秀”,过去曾是黄岐沙溪村的土特产。

黄岐马蹄是种在水塘里,也被称为水马蹄。到了马蹄成熟的季节,农民们会将新鲜马蹄捞出,用石磨磨成浆,再用石压去水,干后再晒成硬块,敲碎了即可做成马蹄粉。制作马蹄糕时,只需将马蹄粉加入汤水,恢复成浆,凝固了即可形成马蹄糕,成为一道简单可口、家喻户晓的甜品。

乐从鱼腐

它以色泽金黄,味道鲜美,幼滑甘香,诱人食欲而享有盛誉。

在乐从摆酒设宴必有鱼腐,据说没有则会降低酒宴的价值。现在省港澳一带的肉菜市场均有鱼腐供应。芥菜仔即小芥菜,其气味辛温,有清肝解暑、发汗退热的作用。芥菜仔滚鱼腐软滑而腍,能清热解暑,开胃消食。

用鱼腐制作的“冬菇蚝油扒鱼腐”、“上汤韭黄鱼腐窝”、“生菜胆扒鱼腐”、“火锅鱼腐”等,兜售席上佳馔。特点是色泽金黄,甘香鲜美。

伦教糕

伦教糕的制作起源于广东顺德区伦教镇,是岭南典型的汉族糕点名吃。由于品质、风味特殊,特别在夏天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目前生产已很普遍。伦教糕是由籼米粉用酵母发酵,使淀粉质转变为淀粉和糊精的混合体,再蒸制成型,其透明程度较高。软韧性则近似糯米的制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563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