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周边这栋百年老宅,竟然贴满黄金,至今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记得小时候

爸妈总教育小羊要多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不曾想,长大后发现

这世间,竟然真的有贴满黄金的书屋!

就在广州周边的一栋不起眼老宅里

外表看似平平无奇

内里却暗藏玄机!

很多广州人也不一定知道!!

方寸之地尽显荣华

碧江金楼

这座房子叫碧江金楼,位于顺德北滘的碧江村,从广州市区出发约1h车程。坐广珠城轨也非常方便,在北滘站下车后,出站就有公交直达~

碧江金楼景区由职方第、金楼、亦渔遗塾、三兴大宅等多座古建筑组成,建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了。

“金楼”,光听这个名字,就散发着一股壕气。

之所以叫金楼,是因为这里的家具、木门窗、木屏风上,都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金箔。

金楼原名赋鹤楼,是职方第中的一座藏书楼,它的主人是曾任清代嘉道年间兵部职方司(三品)苏丕文。

当年晚清重臣佛山戴鸿慈之女戴佩琼,相传也是慈禧的“干女儿”,下嫁苏丕文的孙子苏伯雨。

为了迎娶这位“格格”,苏家特意将藏书楼贴金改造,为结婚所用,可以看出苏家对这场婚姻的重视。

婚后,苏伯雨将娇妻安置在金楼之中伴读。“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琴瑟和鸣,羡煞旁人。

“金屋藏娇”一词由此得来,没想到吧~这一传说也为金楼增添了一丝柔情。

金楼二楼,既是书房,也是会客厅,是整座金楼的精华所在。

一入此室,便有一种富丽堂皇却不失华贵雍容的感觉。据说装修布局取意于古时珠江上的游船——紫洞艇。

每当阳光正好,光线投射进去,整个房间便会散出潋滟波光,仿佛闪着金光,这一刻好像领会到房子主人的用意。

这么优雅的环境,自然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门板上能看到不少清代书法家的墨宝,包括宰相刘墉(刘罗锅)的手迹,可谓字字珍贵,喜欢书法艺术的羊粉可以细细欣赏~

仔细环顾四周门窗,会发现精华不仅是这炫目夺眼的黄金装饰,还有那匠心独运的木雕工艺。

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着大千世界。雕刻的题材以中国传统吉祥物为主,而且很好地融合了中西方艺术风格。

花鸟鱼虫,应有尽有,栩栩如生!让你不得不佩服广东木雕工匠的高水准。

用手轻轻抚摸门窗的红木,触感凉凉的,光滑细腻,原来这些都是酸枝木所制的。

难以想象,经过百年的刮磨之后,它们依旧光彩照人,保存完好!越是经过岁月的沉淀,越能感受到它所散发的含蓄深厚的美。

屋内的家具在摆设上也有不少讲究。比如跋床,它比一般的床要宽许多,而且有两道屏风,屏风中间是给婢女站立服侍用的。

比如八角窗,是向两边滚动推开的,意思是八面威风。可见我们广东人是非常重视风水~

名门望族人才辈出

苏氏望族

顺德自古耕读风气盛,光碧江村就曾出了17名进士,名以上曾中举。

苏氏家族作为碧江村望族,更是人才辈出,有不少仕途抵达高处或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职方第

晚清广府民居建筑代表

金楼所在的职方第,是当地保留最为完整的古代园林宅邸。职方是一个官名,职方第便是苏家的府邸。

职方第共四进,包括门厅、牌门过亭、大厅和三层的回字楼。

它的墙体都是用水墨青砖砌成的,室内中心有4根木柱,都是从南洋运回的坤甸木。屋内有两排红木桌椅,旁边陈列着古董与清代书法名家的碑刻。

伯韶医馆

记录传奇一生

伯韶医馆与金楼一样,是职方第中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它的主人是苏伯韶。

驰名省港的内科医生苏伯韶先生是苏丕文的孙子,他在广州接受西医教育后,曾在省城、香港、碧江执业。

走进伯韶医馆,可以看到他的生平及行医经历。

以年表为线索,向大家讲述一位生活在清末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周旋生活在“中-西”、“城-乡”、“战-和”之间的个人史。

医馆内复原了伯韶医生在碧江居家看诊时的医馆部分的布局,包括候诊区、诊断室、治疗室等,仿佛能看到医馆门庭若市的场景。

伯韶先生生于乱世,动荡不安。但他在极为不利的环境下,顺应时势的变化,努力去学习新知识,造福社会,值得我们学习。

女性独立传统时期生活回顾展

独立觉醒的往事

金楼旁有座两层的青砖镬耳屋,门口贴着一张格外醒目的牌:女性独立。

它原为“守清屋”,是为一位从顺德大良名门望族龙家“嫁”到碧江苏家的守清媳妇所建,苏氏族谱里还记着这位“追配龙氏”。

“守清”是顺德地区独一无二的文化印记。

和“不落家”、“自梳”相同,是一种对“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女性角色定位发起突破的方式,也是一种难得可贵的精神。

而今守清屋成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的展馆。

展馆内不仅讲述了“守清不守旧”的精神事迹,还能看到不少当代优秀的女性独立电影海报,致敬历史。

亦渔遗塾

科举年代的教学实景

亦渔遗塾,是苏家的家塾,是专门给族中学童及亲友子弟上课的地方。

这个名字,是以苏丕文的四弟苏述文的号命名的,苏述文曾任至中议大夫。

苏氏族人非常重视教育,专门请来名师到此上课。在这座建筑里,可以感受到科举年代初级教学的实景。

里面保存的雕花木屏门、灰塑花局和墙头画,也都成为了完整的古建筑实物标本。

岭南建筑古韵之风

独特韵味

在碧江金楼建筑群,你可以寻找到不少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比如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古建筑实物。

后花园

金楼的背后有一个后花园,环境幽静、雅致,园内绿树成荫,与石山、小桥、曲廊还有亭台楼阁融为一体,极具岭南特色。

园中有一汪碧绿的池塘,设计有仿杭州三潭印月之意。池塘边有一座两层的抱月楼,身披朱檐碧瓦、红木金雕,古香古色,倒影在一旁碧水中,很有意境。

后花园中贯穿着一条长廊,长廊上方都印有精美的壁画。

走累了在长廊中歇脚,回望园林的美景,似乎找到了“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那份惬意与清凉~

碧江廿四咏

长廊中还藏着一副宝贝——大型铜铸浮雕《碧江廿四咏》,长23.8米、高1.5米,它被誉为“碧江版清明上河图”。

这幅作品的作者是苏氏乡贤苏鹤。浮雕所绘景物丰富,酒肆旗风、古宅杨柳、集市茶楼...无所不有,栩栩如生。

真实地记载了多年前碧江的人文自然景观,重现当时的繁华景象。

镬耳屋

景区内大部分的房屋都是岭南传统民居“镬耳屋”。鑊,是古时的一种大锅,因为山墙外形像镬耳,故称”镬耳屋”。多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

不但形美,更重要的是防火、通风性能好。在这里拍照满满的文艺风~

蚝壳墙

蚝壳墙是岭南建筑中一大特色。珠三角一带盛产生蚝,吃完后遗留下的壳基本上被集中起来砌成墙。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

周边美食

随处可寻美食

来到顺德,美食可谓随处可寻,在碧江也如此。在景区的周边不过几百米,就有几家有名的餐厅。

德云居

“德云居”,这个名字在吃货圈里闻名已久。与其说这里是一间私房菜,还不如称它为旅游景区,这里的环境和风情跟逢简水乡不相上下。

无骨鱼“一鱼多吃”是招牌菜。用无骨鱼肉打边炉、头腩香炆、鱼肠焗蛋...多种做法,让品尝过的朋友,都难忘顺德鱼的滋味。

最为人熟知的顺德炒牛奶这里也有,软滑香甜的牛肉放入叉烧粒、虾仁、蟹子、榄仁,垫上香脆的薯片,让口感更丰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7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