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当就业遇上非遗——大良广绣公益就业培训班5周年成果展暨非遗就业工坊启动仪式”在顺德大良举办。以“就业+非遗”,大良一边积极推动“针尖上的艺术”广绣技艺后继有人,一边促进本地劳动力实现灵活就业。
8月26日,“当就业遇上非遗——大良广绣公益就业培训班5周年成果展暨非遗就业工坊启动仪式”在顺德大良举办。
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顺德广绣更是广绣工艺水平的重要代表,自古以“刺绣精妙,望之如绘画”的精致绣品远销海内外。
年,顺德广绣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进一步培育广绣技能人才,以非遗带动灵活就业,在大良街道办、街道公共服务办的支持下,升平居民活动中心设立广绣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并从年起,先后举办广绣就业技能公益培训班,成立升平广绣协会,吸引广泛市民参与。
年,“广绣就业技能公益培训”获得顺德区存量人才培训项目扶持,在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进一步加大广绣技能人才的培育力度。年至今,5年来开展了9期培训班,培训了多名学员,累计帮助70多人实现灵活就业,多人实现兼职增收。
现场展示了5年来广绣公益培训班的成长历程和学习成果。
本次举办的5周年成果展上,现场展示了5年来广绣公益培训班的成长历程和学习成果,以及广绣、鱼灯、香云纱等多项非遗产品,展出展品共多件。
“5年来,广绣公益培训班项目的发展其实超出我们的预期,特别是今年获得了区存量人才培训项目的支持,进一步扩大了我们项目的招生规模,让更多人群受益,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大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璐说。
“截至目前,顺德累计培养技能人才超49万,已经扶持了82个存量人才培训项目,其中广绣公益培训班是首个‘非遗+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的项目,为推动顺德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麦玉团说。
5年来广绣公益培训班开展了9期,培训了多名学员,累计帮助70多人实现灵活就业,多人实现兼职增收。
在5年成功探索的经验基础上,为进一步拓展绣品销售渠道,大良街道公共服务办研究“非遗+就业工坊”的模式,在本次活动上成立“升平广绣工坊”,并链接商业协会、商家企业开展合作,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对接,进一步协助非遗工艺品走向市场。
未来,大良将以广绣工坊为试点,继续深化产业联动、市场开拓,加强人才建设,在推动非遗焕发新光彩的同时,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李欣
主办方供图
李欣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