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何时诞生首个百亿企业今日三水

“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园区兴业”的十二字路径,为三水带来了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快速积累了千亿级经济体量。

一个稍显尴尬的现实是,这个经济规模超过云浮等4个广东省地级市以及国内多个省份的工业强区,却在百亿级企业这一单项成绩上挂零,落后于经济体量相当的江浙市辖区,也逊色于市内其他四个兄弟区。

在佛山市,大力培育大型骨干企业的号角嘹亮;在三水区,区域经济长期发展对龙头企业拉动力的需求刻不容缓。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锻造一支实力更强劲、后劲更充足的企业“航母舰队”,支撑区域经济提速提质高质量发展,是城市三水不容回避的待解之题。

龙头企业的效应

带动产业 引领集群

年,三水工业园区乐强大道东侧的千亩连片土地还是一片空荡荡。彼时,总部位于佛山南海的兴发铝业看中了这里,在此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分公司,兴发铝业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自此萌芽。

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

11年过去了,兴发铝业在三水工业园区下的金蛋,孵出了一只金凤凰。三水兴发铝业已拥有包括大吨位挤压机在内的43条铝型材生产线,主要生产设备在佛山地区采购,去年总产值突破64亿元,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在三水居第二位,也是当年纳税总额超1亿元企业之一。

三水铝型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浪潮。在这一背景下,三水聚集起兴发铝业、凤铝铝业、广成铝业等龙头企业。年,三水经济总量突破千亿之际,区内铝型材产业的年度销售收入也达到破百亿元量级。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三水铝型材产业与食品饮料、陶瓷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专用设备制造等共同组成了三水的主导产业,一路见证了三水产业从无到有、自低向高、由小到大的转变,也踏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旅程。

最近,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三水兴发铝业动作频频。

距离现有的厂区不远,该公司智能精密制造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亩的连片工业用地地块上,新的生产厂房将拔地而起,用于开发、制造及销售科技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工业铝型材。

盛路通信研发人员对微波暗室进行测试

“项目预计可在年投产,有望把工业型材在公司产品中的占比提高到50%。”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袁飞说,以生产建筑型材发家的兴发铝业,近年来加速切入工业型材蓝海,在保建筑铝材优势的同时拓展工业型材空间,同时着力向产业链下游整合,积极布局成品门窗系统市场,以进一步提升在市场竞争中的硬本领。“兴发不只‘织布’,还会‘造衣’。”

一个企业巨头,能够带动一个产业,引领一个集群,繁荣一座城市。

在三水南部,随着饮料销售进入旺季,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下称“水都基地”)里,满载饮料的运输车辆穿梭往返。百威、红牛从生产到物流环节,繁忙程度更非一般。

自年成为第一个落户水都基地的饮料企业以来,百威英博(佛山)啤酒有限公司连续5次增资扩产,年销售收入超过27亿元。年8月落户水都基地的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28亿元。同年,水都基地已有40家饮料食品及配套企业集聚发展,平均工业产值达万元/亩,平均创税超过万元/亩,产出效益在三水主要产业园区中独占鳌头。

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越发凸显,龙头企业培育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前不久召开的佛山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鲁毅表示,大力实施培育大型骨干企业计划,通过兼并重组和产业链整合,力争到年培育产值超百亿元企业30家左右。

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自我加码下,在佛山赋予三水“新增长极”的寄望下,进一步完善企业梯队建设,为加快锻造百亿企业培育土壤,是城市三水未来发展必须面对和破解的课题。

规模经济的隐忧

繁星点点 不见明月

距离三水兴发铝业多公里外,位于浙江宁波北仑区的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吉利”)春晓基地内,生产线按国际一流标准建造,台各类机器人上下翻飞,繁忙作业。这里是吉利两款中高端车型博越、博瑞目前唯一的诞生地,平均每隔秒,就有一辆新车在这里下线,每年可生产近20万辆新车。

北汽福田生产线。

年,浙江吉利营业收入超过亿元,距其年年营收破百亿仅仅2年,距年吉利北仑基地打下第一根桩不到9年。

一片茂盛的森林必然生长于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中。支撑浙江吉利大踏步跨越式发展的,是北仑从整车制造到零配件生产的全产业链。这里既有以吉利汽车为龙头的整车生产企业,也有数量众多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全区汽车及零配件企业达到多家。年,北仑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实现总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16.5%。

浙江吉利所在的北仑,在经济体量、产业发展阶段等方面和三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年,三水跻身区县经济“千亿俱乐部”,北仑GDP首次突破千亿;年,三水、北仑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亿元、.4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 值.61亿元、.20亿元。

不过,两者在龙头企业培育的单项成绩上差距明显:

早在年,北仑就实现了百亿企业零的突破,彼时该区GDP仅亿元;发展至今,17家北仑企业上榜年宁波市综合百强企业榜单,其中包括8家百亿企业。

而三水,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多亿元,经济规模超过云浮等4个广东省地级市以及国内多个省份,但全区至今未有一家百亿级企业,30~50亿元级别的企业也相对较少。对照区内企业年营收数据,全区最大规模企业为50亿元规模的凤铝,跟随其后的是30亿元规模的兴发铝业、20亿元规模的百威和红牛。

据广东省工商联公布的“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榜单,按年度营业收入计算,佛山有2个千亿级民企、8个百亿级民企。这10家年营业收入超亿的民企,去年营业收入总额超过4亿元。从它们所分布的行政区域看,顺德6家、南海2家、禅城1家、高明1家,全市五区中唯有三水在百亿级企业这一单项成绩上挂零。

兴发铝业生产车间。

规模经济只见“星星”未见“月亮”,给三水产业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拉动乏力的隐忧。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乃华说,龙头企业是各自所属行业中的骨干,能够以块状模式带动中小企业朝着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以形成龙头带动型产业集群。“企业突破百亿规模后,在产业集群中的辐射力、引领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推动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三水决心锻造一支实力更强劲、后劲更充足的“航母舰队”,支撑区域经济提速提质发展。年4月出台的《佛山市三水区骨干企业培育方案》 制定了时间表:年,三水将培育年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企业1家,30亿~50亿元企业3家以上;年,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家,50亿~亿元企业2家以上,30亿~50亿元企业4家以上。

百亿企业的猜想

传统新兴 花落谁家?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曾言,健全的产业结构就像由大大小小的树木所组成的森林。经济学界把产业集群比喻成森林,龙头企业则是关键的一环,一旦入土,就有可能长出一片森林。

三水培育重点骨干企业认定工作自年开始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年终评定一次,被认定合格的企业将享受年度优惠政策。据三水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统计,目前全区经认定的区级骨干企业有32家,企业所在的行业类别和三水各主导产业一致。

回溯三水产业发展的历程,食品饮料、金属加工、机械装备、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十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本土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扮演了产业引领者的角色,如健力宝之于食品饮料产业,盛路通信之于电子通信产业。

近年来,一个新的趋势显现:一些新兴行业在三水的崛起,更有赖于大项目的集聚效应,成效明显且速度惊人。在三水现有的产业版图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乃至新能源汽车产业,就是极具代表性的示例。

从0年前后,好帮手等一批汽配企业在三水崭露头角,到年北汽福田整车项目投产,再到华南新能源汽车集成创新产业园运营总部动工在即,三水汽车制造业从零部件向整车进军,正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进阶发展。部分区内企业自发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原来从事型材加工的普拉迪数控,年开始制造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生产的半自动化设备,不到两年时间,该产品已经占到公司产值的30%。

一颗关键的、孕育生机的种子播下,一片产业森林悄然成荫。年,三水规模以上汽车及汽配企业超过60家。在全区经认定的32家存量骨干企业名单中,好帮手、福田汽车在列。今年2月设立的三水区绿能领投创业投资基金,正在研究制定的《三水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办法》,也都指向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

以项目带动更多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精准选商、有效招商给三水带来的乘法效应不断凸显。今年1~6月,三水新引进项目78个,计划投资总额.18亿元,当中不乏航天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智慧城、普创天信等科技大咖项目,将为三水产业结构优化注入动能。

三水首个百亿级企业将何时诞生,花落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对三水来说,未来的百亿企业诞生领域,应该既符合自身产业发展方向,又拥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基础。”顾乃华说,“在此之前,三水必须继续培育好龙头企业的成长土壤,这是实现突破的关键。”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顾乃华:

让企业家对未来有良好稳定的预期

三水需要培育什么样的发展土壤才能锻造百亿企业?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顾乃华认为,锻造百亿企业离不开两方面要素:尊重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其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家资源配置的效率效能,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

顾乃华说,这样的发展土壤才能为百亿企业构建链接资源、信息和人才的系统,创造一个公平、透明、便捷的外部环境,从而激发企业和企业家创新创造活力。

如何打造尊重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环境?他提醒,三水政府要让企业家有安全感,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充分尊重和保障企业家的经营自主权,着力保护产权,包括各类财产权、知识产权,让企业家有良好和稳定的对未来的预期。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他认为必须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制度性交易成本低的体系,让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要创新经济治理,明确政府的责任范围和职能边界,搭建良好的支撑平台,营造有力的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环境。

今年,三水狠下功夫“招大商、选好商”,引进了一批产业项目和优质企业。顾乃华指出,除了从外部引进世界强和中国强,三水更应在培育独角兽企业方面下功夫,完善企业梯队建设。独角兽企业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往往与“双创”和“互联网+”战略直接接轨。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高成长性企业梯队可以分类为牛羚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在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初期,政府应当给予更多、更宽容的扶持,引导初创企业顺利发展为牛羚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而不是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从企业身上获益。

来源

佛山日报

统筹

记者陈莎、陈伟鹏

采写

记者陈梦、卢钰仪

摄影

记者陈浩森

编辑

陈玲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20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