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英
从佛山三龙湾的构成来看,它由顺德、南海、禅城区相关镇街共同组成,这是佛山岭南文化资源比较集中的区域。因此,我认为佛山三龙湾不仅是一个产业新区域,它更是佛山的“新中心”,是反映佛山城市面貌、人文状况最好的金字招牌。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三龙湾区域内的城市文化内容,具体来说是那些可以视为旅游项目的资源,更多是独立呈现,缺乏系统运作。比如顺德乐从境内一批高大上的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与顺德陈村境内的潭州水道自然风光是基本割裂的,很多人不能通过一站式项目,在较短时间内体验不同的文化特点。
近日相关部门将原来的潭洲游船项目“升级”为潭洲夜游,力争在“十一”前完成正式开航的做法,应该是希望打通区域资源,凸显三龙湾宜居优势。
首先,这条游览线路是佛山首个推出的夜游观光项目,它依托东平河水轴线建设及禅城、顺德区灯光亮化工程,通过游船形式展示佛山夜晚魅力。过去,夜经济我们都只能在陆地上推进,方式方法有一定局限性,现在利用纵横交错的水网,我们把夜经济的舞台拓展到水上,这就是佛山旅游文化新元素。
另外,水上夜游与陆地夜游有一个不同,就是游客站在船上利用最大视野,远眺两岸风景。广州珠江夜游能持续运营,其中一个大的亮点就是通过两岸景致给游客震撼感。
具体来看,该项目首期开通“龙舟广场—北滘站—潭洲水道—东平水道—东平隧道—龙舟广场环线”航线,在观光区域融入历史、文化、产业元素,以岭南春色、人文韵律、工业复活、时代畅想、宜居佛山五大主题,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因为游客站在船上,利用约一小时时间,途经5个核心照明区域和3座桥梁,远眺2座桥梁,通过17公里的游览,就能了解佛山社会发展、风土人情,所以把它看做顺德乃至佛山旅游又一个打卡点是有希望的。
既然项目设想已经告知公众,正式开航时间也大致确定,项目就进入落地倒计时,这时候营运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以业界角度看,这个项目要制定能维持长期发展的具体标准。换句话说,当前很多旅游项目完全靠政府运作,没有市场化概念,是相对不成熟的,也很难维持收支平衡。
首先,首期项目有五个站点,这些站点就要设计公交站场,比如每个站场能给多少辆旅游大巴停放。有了游客后,必然会在一定区域内出现比较多的人流,那这个区域的垃圾收储怎么处理。另外,各站点的人流动线图,夜游船只餐标、服务标准这些都要尽快制定,例如试航当天晚上船上的表演项目,如果正式通航了,是挑选高端节目还是佛山本土文化展演,都需要调研后确定。
据了解,除夜游外,游船还将提供婚宴、酒会等定制化服务,笔者认为这样的项目应该能吸引到一批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