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
————市场背景—————
最近一段时间,支持地产业的金融十六条、解禁预售资金监管、银行加大给地产公司授信、允许房地产上市企业在行业内兼并重组融资等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虽然对保交楼、部分房企脱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来说,好像只是在死沉沉的湖面上掀起了一些涟漪,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楼市依然有点沉闷,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来也简单,因为以上这些政策都是解决供给问题,都是给市场的供应方——房地产企业输血,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需求端——购房者的问题。虽然银行历史性地调低了贷款利率,各地政府也降低了首付比例,但老百姓似乎仍无动于衷,观望情绪依然浓厚。
想要激发市场的活力,现在留给政府和地产商手里的政策子弹还有,比如限购、二套房认贷认房等武器还没有全部搬出来,但是弹药量也是有限的了,是继续加大政策弹药量?还是固守城池?各方都有点犹犹豫豫。不过呢,总有一些城市是勇敢走在前列的,部分二线或准一线城市如西安、成都、杭州等都已开始逐步调整限购政策,万亿GDP热点城市佛山宣布12月10日起,对禅城区祖庙街道、南海区桂城街道、顺德区大良街道区域暂停实施住房限购政策。12月11日郑州市也明确提出“确保新市民、都市圈居民购房同等待遇”的限购调整政策。
现在是该有的、不该有的刺激政策都陆续出台了,接下来就看购房者接不接招了。从购房需求来说,从年到年每年17-18亿平方米的商品房销售面积那可是真实的市场容量。今年到目前为止,商品房销售面积只有11-12亿平方米,全年达到前三年的平均水平预计是不可能了。那么这6-7亿平方米的缺口什么时候补上?年能否恢复到正常的销售规模?这都要依赖购房者潜在的购买意愿。
——————解决途径—————
追根溯源,如何刺激购房者的购买需求呢?需要有两个先决条件。
一是购房者手里得有钱、敢消费;受长达三年的疫情影响,不少人降薪、失业、关店,各行各业的人们收入锐减,对未来的预期严重悲观,手里有点钱也不敢再超前消费,都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高兴的是,国家适时调整防控政策,疫情影响已不再是最大的障碍,南方省份组团出海抢单,各地逐步全面复工复产,就业状况将逐步好转,对未来信心也将渐渐建立,相信都将会极大激发人们的购房动力。
二是购房者预期房价会涨;到目前为止,世界依然看好中国,高盛经济学家的最新预测显示,中国有望在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世界经合组织和彭博社都预测,中国今年的GDP将增长3%,到年将增长4.7%,虽然这几年增长放缓,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经济体,这样的增长率是非常喜人的,中国仍旧是目前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所以,只要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变,依然是充满活力,臻臻日上的,那么房价也许涨幅有限,但不至于暴跌。
——————未来预期————
综合以上因素,房地产市场未来需求端也并非那么悲观,只要供给端政策保持稳定持续,随着购房需求和意愿的逐步恢复,房地产市场终将会走出目前的困境。最重要的启发就是,对于购房者来说,也许目前就是购房最好的窗口期。
我是文哥,20年地产开发经验,专业的投资经济背景;如果你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