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灾害造成了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举国同哀。当时,尽管震区地动山摇、余震不断,在“创伤”的土地上,仍有一批批逆行者勇往直前,奔赴灾区驰援。据悉,在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在广东省统一安排下,佛山市卫计部门立即组织了18名(第一批)医护人员奔赴抗震救灾工作最前线,其中包括了2名顺德护士彭美荣、邓艳桃。“那个画面的触动感,我一辈子难忘,真的。”今(12)日是国际护士节,在这一特殊的日子中,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找到了当时第一批奔赴前线的彭美荣、邓艳桃,讲述起那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唤醒那些难以磨灭的“汶川记忆”。邓艳桃翻起了昔日驰援画册挺入灾区顺德2名护士率先深入震中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医院(现“医院”)的护士邓艳桃正在值班查房,当走入病人病房,自己从电视上看到了四川发生地震的新闻。“当时画面里是一堆瓦砾,还有神情慌张的市民、救援人员。”邓艳桃回忆。尽管当时自己并不在现场,但作为一名护士,看到画面中的惨状,想象会有伤者,自己心中所想:若有机会,要去一线支援。“当晚,得知了佛山将要派一支队伍支援灾区,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年从佛山卫校顺德校区毕业后,邓艳桃就一直在医院工作,因为有一定外科伤口护理经验,邓艳桃很快被领导批准前往一线。“出发的时候,我给妈妈就简单打了一通电话,我妈很担心,但知道我想去,也就没说什么了。但是,出发当天,妈妈还是特意从杏坛老家过来,默默为我送行。”邓艳桃回忆道。“医院委派,我得知后,决定自愿前往。”一同前往出发的还有另一名顺德护士,她当时在医院(现“广医院”)工作,且在外伤护理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彭美荣。救人性命,时不我待。当时,在广东省统一安排下,包括彭美荣、邓艳桃两人在内,佛山市卫计部门共组织了18名(第一批)医护人员奔赴抗震救灾工作最前线。在5月13日当天,第一批赴四川驰援灾区的佛山医护,就从广州机场出发,再飞抵四川成都,随后换乘大巴直奔当时都江堰这一震区。佛山第一批驰援震区18名医护人员合影一路上,广东医护被眼前的灾后景象吓住了。“在都江堰,一半岷江一半山,不少居民楼坍塌,还有山石不断滑落,随处可见的山体滑坡。”邓艳桃回忆,山河破碎的模样,让自己毕生难忘。抵达都江堰后,大队伍没来得及做休整,就开始进入了“战时状态”。据两人回忆,当时,医疗队伍中,有一部分医护需要跟随大部队进入震中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那里死伤的人更多,需要更多医疗资源参与救援。”在组织安排下,彭美荣随队“挺入”映秀,而邓艳桃则留守在都江堰。邓艳桃在灾区邓艳桃(中)在救援中火线入党生死驰援无惧艰险救人无数山石坍塌堵住了前行的道路,彭美荣需要乘坐冲锋艇进入映秀。彭美荣在采访中回忆,在“挺入”映秀路上,大大小小的余震不断,自己也感受到了所谓的“地动山摇”。“当时没想到害怕,脑海里只有赶紧到那里,那里需要我们。”在成功进入了震中重灾区的映秀后,彭美荣跟随救援队伍一起,驻扎在漩口中学——那一所在地震中坍塌的学校。“现场真的无比惨烈,我一辈子难忘。”彭美荣回忆道,到了现场,自己就投入紧张工作,积极参与抢救,而现场哭声、叫喊声、求救声不断。“学校偌大的一个操场,摆了不少整理好的尸体,看着难过极了。”“我知道,在坍塌的学校建筑中,还有一些孩子被埋在下面等待救援,当时只有祈求救援人员能够发现到他们,将他们拉上来。”彭美荣回忆,在那时,自己在救援现场来回走的路,也会格外小心,因为内心总担心“下面还埋着一个生命”。参与救援的彭美荣彭美荣乘冲锋艇进入重灾区当时在震中,因道路被地震毁坏,加之天气并不好,所以各类救援物资并未完全跟上。“那时,有位伤者无法排尿,如果他没及时排尿的话,会对肾脏造成伤害。但是当时医疗资源太匮乏了,只找到了一根乳管帮伤者排尿。”彭美荣称,在恶劣的环境中,及时和简单处理伤者,为其争取到了更多的抢救时间。此外,彭美荣回忆,无论是救援物资,还是生活条件,在当时都是极为有限的。“当时,为了解决救援队伍吃上一顿饱饭的问题,当地一名好心志愿者还从废墟中挖出了锅碗瓢盆,现场做菜。”灾区入夜天气凉靠生火取暖而驻守在都江堰的邓艳桃,其面临的救援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晚上黑灯瞎火,有的睡大巴,有的睡帐篷,管不上吃饱饭,精神高度紧张。”邓艳桃说。据其介绍,都江堰救援点负责收治一些伤情较轻的伤者,他们或徒步从震中重灾区走出来,或是当地受伤的市民。驻守中,发生了一幕,深深戳中了邓艳桃的心。当时,一位形如枯槁的妈妈,抱着自己的娃,从重灾区徒步走到了都江堰救援点寻求帮助。“她说家人不知去向,而且自己没奶了,也没吃的,怀里的孩子一路饿着哭。”听到这些,邓艳桃也心疼地哭了起来。“当时,我们除了护理她和宝宝外,还把一些救援物资吃的、喝的都给她了。”尽管彭美荣、邓艳桃身处两地,但是其分别所在的两个队伍之间每天都有通过应急通信设备连线。“记得有一天有六级余震,当时我们没和映秀队伍联系上,当时真的害怕极了,那个晚上内心十分忐忑,一晚上没睡好觉。”邓艳桃回忆,好在第二天等到了信号,才及时向大队伍报了平安。告别四川疫情期间仍挺身而出在都江堰驻守数日后,邓艳桃服从组织分配,辗转医院驰援。由于余震不断,医院建筑产生裂缝,邓艳桃还同当地的医医院患者转移工作。当时,小医院另一名女医生一起搬运患者病床。“没想到激发一下潜能,自己力气还挺大。”邓艳桃笑着回忆。除了变身“大力士”,让邓艳桃忘不了的,还有在那个特殊时刻见到新生命时的那一份喜悦心情。邓艳桃手中捧着新生命若有所思邓医院里,一位妈妈在大地震当日生下了一可爱娃娃。“当时,我就过去抱了抱娃娃,脑海里想着那一位干瘪的妈妈和她对怀中宝宝的爱,我心情复杂极了。”邓艳桃称,新生命在那一刻抚慰了自己的心。“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年5月27日,佛山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回到广东。随后,彭美荣、邓艳桃也回到了岗位上。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