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殿堂到粤剧名家故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打通“最后一公里”!作为中国曲艺之乡,佛山顺德一日新添多个粤剧文化“招牌”。3月24日下午,顺德粤剧曲艺学院、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顺德考级基地、顺德千里驹粤剧文化中心成立等揭牌成立。此外,顺德永春拳(武术)学院同时成立,永春拳文化传承也被提上日程。粤剧,是广东省目前唯一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氛围浓郁的顺德,率先“牵手”广东粤剧院,引入多个合作项目,剑指粤剧人才培养以及粤剧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设在高校落地首个粤剧外延考级基地粤韵悠扬。漫步在“中国曲艺之乡”顺德,无论是在清晖园、顺峰山公园粤剧大观园,还是各镇街、村居的私伙局,粤剧、粤曲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这也成为不少顺德市民日常的文化娱乐消遣方式。实际上,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被誉为“南国红豆”,是广府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顺德作为粤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粤剧名伶辈出,被誉为“广东梅兰芳”的一代名伶千里驹,更是顺德粤剧文化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如今,在顺德的“象牙塔”——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德粤剧曲艺学院、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顺德考级基地同时成立。据了解,设在高校的顺德粤剧曲艺学院,将通过兴趣班、选修课和社会专业培训的方式开展粤剧曲艺,培育出更多的粤剧曲艺人才。在启动仪式上,包括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在内的17位粤剧名家为顺德粤剧曲艺学院客座教授。在顺德的高校设置粤剧曲艺学院,还有专门的粤剧考级基地,这意味着,顺德对粤剧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是“全方位”的。值得注意的是,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顺德考级基地,是广东粤剧院首个外延考级点,后续将为粤剧爱好者提供艺术培训和考级认证服务。记者此前了解到,早在年5月,“粤剧考级委员会”在广东成立。目前,《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1-10级)已编纂完成。这意味着,学粤剧也将和学钢琴等器乐一般,有一套标准化的评判体系;而粤剧作为传统文化精粹,有了标准的评判,更彰显文化自信。“顺德是广东远近闻名的粤剧之乡,具有浓厚的粤剧文化氛围。”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我们选择顺德作为首个粤剧社会化考级基地,广东粤剧院将派出精英导师团队,开展粤剧普及讲座及针对考级的系统专业化培训课程,并拟定于今年11月开展第一批粤剧社会化考级。”镇街延伸呵育青少年粤剧发展“沃土”在顺德,粤剧人才培养是“没有围墙”的。记者注意到,除了在高校设置学院、基地外,顺德还将粤剧传承的“触角”延伸至镇街、村居,打通粤剧接班人培养的“最后一公里”。粤剧名伶千里驹,素有“广东梅兰芳”之称,顺德伦教街道以千里驹故居为“起点”,围绕文化街至千里驹故居连片线路打造千里驹粵剧品牌文化片区,擦亮伦教文化名片。当天,顺德千里驹粤剧文化中心在伦教街道乌洲人民礼堂成立,青少年粤剧培训同时启动;广东粤剧院粤剧进校园实践基地、顺德文化艺术基地均落户伦教。“红豆发新枝,沃土育新苗。”记者了解到,顺德伦教粤剧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千里驹先生是现代粤剧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顺德走出了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等现代粤剧名家,后人所称道的粤剧五大流派,基本都受到千里驹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与悉心栽培。伦教街道党工委书记叶善楷表示,近年来,伦教在传承和发扬粤剧文化,特别是青少年粤剧培训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接下来,伦教将与广东粤剧院、省粤剧学校、顺德区文联、顺德区戏曲协会等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校园粤剧培训发展,为培养传承粤剧人才打稳基础。“顺德是中国曲艺之乡,目前正在积极争取‘中国粤剧名城’这一称号。”顺德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唐磊晶表示,从学术殿堂到粤剧名家故乡,从高职院校到镇街、村居,顺德粤剧人才培训体系日益成熟。她表示,要充分发挥千里驹故居等名伶故里的品牌效应,打造粤剧培训基地,同时加大年轻人才培训力度,培养未来的粤剧名伶,把粤剧曲艺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以粤剧文化带动乡村振兴。“现在对粤剧发展有非常好的环境,粤剧发展必须代代相传,无论是对粤剧接班人的培养还是粤剧观众素养的培训,都是非常迫切的。”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表示,希望在粤剧氛围浓郁的顺德,打通粤剧传承发展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