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丁力广佛同城如何避免同城异梦的尴尬

通过广州南站乘地铁去往佛山,要经历“地铁出闸-走出广州南站-经过一段露天道路-进入佛山2号地铁闸口”的繁琐流程,期间耗时约20分钟,费用也需要重新结算。

佛山地铁2号起于佛山陶瓷产业重镇南庄,途经佛山的禅城、南海、顺德三个区以及广州番禺,止于广州南站。

这条继“广佛线”之后的又一条广佛互通的地铁线路,被认为是佛山市全方位融入湾区、广佛两市互联互通的最好例证。

尴尬的是,人们发现,汇聚广州南站的广州地铁2、7、22号线从开始就实现了站内换乘,但要换乘佛山2号线,却要经历繁琐的流程和长长的距离。

这似乎在印证丁力教授关于“广佛同城”的挑战:空间距离很近,心理距离有点远。

目前换乘路径较长,图源网络

近日,广佛两地政府联合出台《广佛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新规划”)。新规划为广佛同城的未来发展定下了目标:

到年,广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万亿元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3%以上,实现广佛中心城区半小时通达,共建万亿级产业集群实现新突破,广佛全域同城化基本实现。

年,广佛两地GDP合计达到4.04万亿,其中佛山1.22万亿。要达到新规划年的目标,就要在三年内“再造一个佛山”,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丁力教授认为更大的挑战则在于,广佛两市如何建立一个要素自由流动的平坦、统一的市场,构建共同的核心利益,共同有效推进全域同城化?

同城化是广佛两城发展的必然

湾趋智库:早在年,广州便提出“东进、南拓、西联、北优”四大城市发展战略,其中“西联”便是饱含与佛山进行合作的期待;

年广东省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经济圈开启城市深度合作之路,年广佛同城化建设正式启动。如何评价这些年广佛同城的成果?

交通卡可以通行广佛,图源网络

丁力:自年,广佛同城化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

如交通方面有年票互认、广佛地铁对接、30条广佛道路通车;产业方面正在共建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公共服务方面有医疗、电信、天然气等服务的均等化尝试。

但在取得大量成果的同时,广佛同城,特别是在广佛全域同城化的新要求下,仍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如广佛产业的协同效应未如理想,有些产业甚至竞争大于合作;有些交通枢纽的进展稍慢,如沉香大桥、佛山一环接入广州内环等;还有广佛公共服务还难以做到一体化,如五险一金、人才流动、教育、医疗的全面打通等等还存在阻滞。

沉香大桥预览,图源网络

湾趋智库:“广佛同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是什么?

丁力:广佛同城是广佛这两座毗邻城市发展的必然。从政府的角度,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环珠三角城市群天然会走上互相支持,依托政策、地理、工商业基础等优势,加速发展的道路。

而从民间的角度看,广佛同城的概念则是逐渐清晰。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州、佛山都在飞速城市化、产业化,广佛交界的人民也有了更多经济、产业上的接触。

我这里有两个例子:

一个是佛山大沥的发展史。因为毗邻广州荔湾区,黄歧甚至被称为广州的“中山九路”。随着广州飞速发展,大沥也因为地缘位置和产业协作的便利,获得了发展良机。如承接广州的产业和订单,从塑料制品工业起步,逐渐发展为中国铝材、有色金属的名镇。

二是广佛的“小三通”。改革开放初期,广佛之间跨市通行需要缴纳“进城费”,另外当时的“广佛候鸟”还需要面对跨城电话拨打不方便,天然气不同价等问题。正因为两个城市民间交流越来越密切,因此才有了年广佛“小三通”的出现,解决了进城费互免、电信、天然气广佛同价等民间痛点。

因此,无论从文化、从民间加速交融、从产业协同发展、从政府推动经济等角度,广佛同城都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路线。

湾趋智库:广佛全域同城新规划与以前“广佛肇“经济圈规划相比,进步在哪里?

丁力:近日,《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发布,界定了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以及需要重点协调的地域空间范围。

五大都市圈,图源网络

目的就是通过都市圈规划打破行政壁垒,进行区域一体化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新规划是在“广州都市圈”框架下进行的,从“广佛肇“经济圈到“广州都市圈”,更加突出广州的核心地位。本质是对广佛同城多年来成果和问题的回顾,以及对“广佛肇“经济圈规划的升级,和对未来发展道路的精细化规划。

广佛如何构建核心的共同利益?

湾趋智库:高质量的同城化,最关键是要克服什么难题?

丁力:广佛同城一直以来存在的各种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利益问题”。广佛的空间距离很近,心理距离却很远。

要构建广佛都重视的核心利益,合则两利,很多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但广佛同城这十多年以来,两个城市各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湾趋智库:年您曾提过一个观点:广州服务+佛山制造=南方“上海”,这个广州服务、佛山制造的定位,在新规划中也有所提及,这是不是能够有效协调广佛共同利益的根本?

丁力:是的,我曾提出过,在广佛经济合作中,广州应当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中心的优势,侧重于为全省经济与社会转型提供服务保障。

佛山应当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以提高先进制造业水平,接受广州的服务辐射。当然,资源的配置与利益的分配,最终应当由充分竞争的市场决定。

我认为,广佛全域同城的关键,是解决两地产业在分工基础上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但广佛不是同一经济主体,产业分工、产业协同看起来很美好,却难以落到实处。所以,广佛同城化的最大困难是跨越地区的利益矛盾。

湾趋智库:“广州都市圈”如何避免与佛山的同质化竞争与同城化内卷?

丁力:年广州的第三产业GDP贡献已经达到72%,但我们看到,广州服务业并没有给予佛山制造业很好的支撑。

此外,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强调了“制造业立市“。广州传统的三大支柱行业——石化、汽车和电子,石化行业同比增速已经为负值;汽车制造行业目前缺乏核心技术;电子制造正在规划发展,但相比深圳进展相对缓慢;

广州还在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高端装备、纺织服装、美妆日化、食品饮料等制造业产业集群。

上述提到的很多行业,其实也是佛山重点打造的产业,如生物医药与健康、汽车、智能设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我们知道佛山是制造业大市,这样看来,佛山和广州更像是竞争关系。

湾趋智库:从竞争到合作的关键是要有需求,佛山需要广州什么?广州又需要佛山什么?

丁力:目前佛山第二产业GDP占比已经达到56%。佛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高科技能力、上限都有限,孕育出的大型企业也不多;

而且佛山自主的服务体系又很难满足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需要,其实很需要借助广州丰富的创新资源与更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体系,实现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可以说两个城市的需求是相互的。

佛山一汽大众工厂,图源网络

广州和佛山的制造业品类重合度不低且较多竞争,广州领先的服务业似乎也和佛山关联却不大。近几年广州积极东拓增城、从化,南面则是重点发展南沙,西面广佛同城的动静反而在变小,归根到底还是核心利益没有打通。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广佛要先试先行

湾趋智库:我们注意到,深圳市与汕尾市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合作非常成功。深汕的合作对广佛有什么样的启发?

丁力:从年深汕特别合作区概念形成,到年,深汕特别合作区GDP已经达到70.91亿元,名义增长速度高达31.22%,在深圳市高居第一位,甚至被称为深圳的第11个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图源网络

“深汕特别合作区“与许多以转移落后产业为目的的合作区不同,深圳的先进制造业,比如比亚迪、华为等知名企业都投资建厂,机器人小镇、新能源、云计算、海洋产业等先进产业也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汇聚。

同时也成功带领汕尾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年汕尾市GDP增速达到12.7%(不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领跑全省。

深汕合作令两市的核心利益都得到了满足。两市的核心诉求非常明确,深圳有技术有资金有人才,但缺乏发展的土地空间;汕尾有足够的土地,但资金人才技术都贫乏,两城的合作可谓“天作之合”。

湾趋智库:您是深汕合作最早的动议者之一,这个合作过程中是如何克服利益之争的?

丁力:深汕特别合作区从“纸面合作”到“真心合作”的进程,期间也充满曲折。年,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成立,由深圳、汕尾两市共管共建,合作区享受地级市管理权限,但并没有分清谁来主导。

鸟瞰深汕特别合作区,图源网络

年管委会主任由深圳派驻,经济建设归深圳,社会建设归汕尾。但这样的“双头”管理下,两家的投入产出并未均等,发展效果仍是一般。

年,合作区变为了深圳独家管理,解决了城市间的行政磨合问题,最重要的是利益分配机制得到解决。

据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产耀东介绍,合作区的GDP由原来的70%归深圳,30%归汕尾,变为深汕各占25%,剩下的50%归合作区的模式,GDP全纳入深圳,但利益分成暂时归合作区。

通过几次的制度调整,最终让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行政一体化,核心利益一致,走上发展快车道。

湾趋智库:广佛全域同城,需要怎样一个突破点?

丁力:目前广佛一体化的基础并不好,平坦的区域市场还没建立起来,要素不能有效流动。

广佛全域同城,应该站在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高度,先试先行,先在小范围之内建成一个示范区。我的建议是,先把紧邻的广州荔湾区和佛山南海区划出来,率先在荔湾区和南海区进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尝试。

图源网络

彻底打破行政边界的局限,让荔湾和南海如同一个城市一般,享受同样的教育、商业、人才、交通、社保、医疗等服务,从而让这个试验田上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彻底流动起来,打通界限,彻底激活区域经济,最终找到共同的核心利益。

湾趋智库:广佛全域同城为什么要必须做扎实?

丁力: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广佛要先试先行,要做表率。广佛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极点,如果广佛同城化没有做扎实,广州就会孤军作战,“广州都市圈”就会名存实亡,广州在大湾区中的“大哥”地位不保,大湾区就会形成东强西弱、南强北弱,无法起到极点的支撑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8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