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珠江商报」
文/珠江商报记者吴景邦中国共产党佛山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书写佛山绿韵水乡新篇章。保护城市花草树木、河流水系,就是保护城市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让市民推窗见绿、漫步进园,建设公里城市碧道,打造个秀丽湖库,增加城市绿色亲水空间,让市民共享花样生活。河涌交错、鱼塘密布、水网纵横,是顺德生生不息的根脉,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市委提出打造绿韵水乡这一目标,引起了顺德党代表的热烈共鸣,纷纷为顺德写好水文章建言献策。“三生共融”理念谋划城市景观提升水是生命之源,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兴。逐水而居、临水建城,也是文明的传承。顺德大小河涌近条,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2.6%。对顺德来说,水环境治理是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是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我们小时候,顺德的河涌水清澈见底,游泳、钓鱼,都是我们最热衷的活动。”“以前,划艇出门是重要的交通方式,贯通的水道就像现在的马路一样。”顺德代表团分组讨论的会议室中,党代表对水环境的治理充满了期待。在顺德桑基鱼塘环境中长大的市党代表、乐从镇新隆村党委书记黎婉莉希望顺德通过水环境治理大会战,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市党代表、顺德区委常委吴楷钊认为,在发展空间有限的前提下,绿色生态空间怎么也不能缺位,报告提出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佛山人民守护好碧水青山、绿树蓝天,这对顺德很有启发意义。拓展生态空间的潜力在哪里?大力开展“江河两岸、沿路两边、高架桥下”景观提升——这就是城市优化的创新办法,也是生态发展的方向,按照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共融”的理念谋划城市生态景观提升。市党代表、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张慰峰表示,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对于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党代会报告提出务必成为绿色清洁生产领头羊,有利于引导企业正视绿色清洁生产问题,积极响应号召,助推佛山制造实现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顺德作为岭南水乡,张慰峰认为顺德的水乡文化是一种能体现敢为天下先精神的文化内核,也是一种顺商精神,是吸引人才前来投资创业的一种软文化助力基础,佛山、顺德要用好这种“上善若水”的水乡文化,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亲善、友爱的文化氛围,从而吸引高端人才前来落户。改变“九龙治水”旧模式系统统筹“大兵团”作战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水战略,全面开展治水“八大行动”。水环境的治理,归根到底是为了打造更好的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依托优质的水环境,建设高品质滨水生活区,是顺德实现“以水美城”的重要一子。近段时间,十镇街接连启动“清岸行动”,沿岸违章建筑的清拆,为水道一河两岸环境提升腾出了空间。得知乐从正铁腕整治侵占河岸河道的行为后,黎婉莉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乐从,对顺德的未来亦充满了信心,“顺德这篇治水文章,大有可为。”市党代表、顺德区副区长黄志捷表示,市委提出努力书写佛山绿韵水乡新篇章,其中实施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的治水战略给他的感受最深。他认为,佛山、顺德自古依水而建,人民对水有一种浓浓的、化不开的独特情怀,回首历史是因水而生,放眼当下是因水而兴,展望未来是因水而美。如何治水?党代会报告给出了答案:总体规划、系统治理、试点先行、分步推进。治水确实比较复杂,很有挑战性,要改变过去“九龙治水”、运动式治水、碎片化治水的局面,摒弃守旧思维,真正运用统筹方法,大兵团、分层次治理,才能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取得成效,还给市民一个水清岸绿的岭南水乡美景。市党代表、顺德区委常委、北滘镇党委书记唐磊晶特别留意到党代会报告里提出的,在城市关键节点、重要区域探索建立首席设计师制度,优化建筑空间尺度,持续提升城市平面协调性、空间立体性、风貌整体性。她认为,首席设计师的提法很新颖,这点可与顺德区党代会提出推广片区统筹开发模式,以大片区大建设推动大发展的做法联动起来,要赋予首席设计师话语权,发挥其专业性,积极引入有实力有情怀有担当的城市运营商,从规划到建设,精雕细琢打造精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