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响马达手齐准备一艘顺德龙舟用十年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www.bdfyy999.com/xinwenzhongxin/yiyuanxinwen/104075.html
                            

开栏语

进入新时代,顺德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产业更强,城市更美,生态更好,老百姓更幸福.....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顺德发布推出“我与顺德共成长”专栏,邀请顺德多位各行各业的典型人物,与他们一起在“追梦路上”见证顺德的辉煌之路。

作为典型的岭南水乡,顺德有着深厚的龙舟文化。十年苦功,一朝成龙,一条“水上游龙”逆水而上,带着龙舟人的拼搏奋斗精神走出顺德,强势划入世界,那就是乐从罗浮宫龙舟队。

第四期我们邀请了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副教练、鼓手周桂超以及顺德乐从体育总会会长、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领队劳剑辉,带我们回顾顺德龙舟发展的十年变更。

乐从罗浮宫龙舟队副教练、鼓手周桂超出生在顺德乐从大闸村,自小生活在非常浓厚的龙舟运动氛围当中。在耳濡目染下,他爱上了龙舟运动中团体合作所带来的荣誉感。自投身于龙舟运动到如今,周桂超的身份从运动员变成教练,而他也亲历、见证了顺德龙舟这十年的发展。

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传承龙舟文化

传承、弘扬龙舟文化并非易事,在周桂超11年的职业龙舟生涯当中,不仅见证了乐从罗浮宫龙舟队的成长,也见证了顺德龙舟的成长。

过去,草根龙舟队只在水上训练,没有其他器材,技术信息相对落后。如今经过改革,训练器材、技术各方面不断提升,除了水上训练外还兼顾了陆上训练。“科学训练、科学改革使现在的龙舟水平在中长距离赛事成绩上都有比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周桂超说道。

器材和人才质量有所提升

龙舟队成立之初,由于当时没有很多职业队员,全部都是草根农民,人才苗子选拔有所限制,队内人均年龄43岁,可以说是“农民划手”。多年以来,很多职业运动员都积极踊跃参加这项运动,龙舟队在选苗上有了更多考量与标准进行挑选,人均年龄变为23岁,在人才方面有了重大提升。

年亚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对于乐从龙舟队的突破,周桂超认为年的亚运会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年广州亚运会,中国龙舟队在“家门口”与金牌失之交臂。顺德乐从罗浮宫龙舟队在年雅加达亚运会上肩负起夺冠的重托。

代表中国出赛

年年底,中国开始组建亚运会的参赛队伍,乐从罗浮宫龙舟队也积极训练,争取出赛。“过年的时候所有队员和教练员都没有休息,一直在基地训练”,周桂超回忆着当年努力准备比赛的经历。经过年3月的资格赛选拔,乐从罗浮宫龙舟队以全国第一的成绩代表中国出赛。

历经日的封闭训练,整队队员们埋头苦练,最终在雅加达赢得了米龙舟赛事冠军,取得了一金一银的优越成绩,超额完成国家任务,为中国男子龙舟队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周桂超表示,龙舟主要靠的是团队精神,和其他项目不一样,龙舟只有集体主义精神,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必须20支桨同一个节奏,同一个核心,向同一个目标奋力拼搏,才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成绩。

龙舟队团结一心,在许多比赛上都获得了佳绩

打造龙舟队标杆,建设国家级龙舟竞训基地

优越的训练环境

一直以来,市、区、镇各级政府都对顺德龙舟运动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年,乐从镇人民政府投入了两千万对顺德龙舟俱乐部乐从训练基地进行提升。目前,龙舟基地占地30亩,包括生活楼、体能训练馆、文化中心、龙舟驿站,龙舟竞渡馆以及厨房、餐厅等近0平方米建筑,很好地满足了乐从龙舟队训练的需求,即使放眼全国,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训练基地。

十年之间,荣誉不断

但训练基地在年9月建设的时候仅仅只是平方米的三栋板房,设施设备非常简陋。依托于这个训练基地,乐从罗浮宫龙舟队前后十年共参加了站国家级、世界级的龙舟比赛,拿了个冠军。“我们常常开玩笑说,这里虽然是‘贫民窟’一样的训练基地,但又是世界冠军的诞生基地”,劳剑辉笑着说道。

打造国家级竞训基地

对于顺德龙舟未来的发展,劳剑辉认为,一方面要继续把乐从龙舟队打造成为全国龙舟队伍的标杆,参加更多的国家级、世界级的龙舟赛事,争取拿到好成绩。另一方面,要将基地打造成国家级竞训基地,成为集龙舟队训练、参赛、培训、交流体验、旅游等一体化的基地。同时,也希望它能够成为三龙湾或者大湾区的一个区域性龙舟训练标杆,让全国各地的朋友来到这里感受龙舟的魅力,让大家都能知道,顺德龙舟就是实力派。

十年春秋争龙斗虎

顺德龙舟在全国、全世界打响了名号

传统运动的魅力不仅在于运动本身

更在于它与人、与城市所契合的

精神、文化以及包容性

顺德也像龙舟一样

奋力争先勇立潮头

向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5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