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房产巨头碧桂园宣布进军机器人领域,至今已经两年的时间。
5年投入亿、业务“三架马车”之一、校企合作、机器人餐厅、数千人团队、数千项专利申请、数十项投放测试……
碧桂园的跨界玩转得轰轰烈烈。
然而,以高周转著称的房地产巨头,进入高科技领域后的“水土不服”也是有目共睹的。除了经营管理、研发成果持续受到质疑,高管变动也是十分频繁。根据报道,年2月下旬,碧桂园内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碧桂园的全资机器人子公司博智林的执行总裁张志远被调任为湖南区域总裁,下一任总裁至今悬而未决。
有内部知情人士向投中网表示,碧桂园有稳定的组织架构,执行总裁的调任对机器人业务没有影响。但要注意的是,这已经是碧桂园在短短2年内在机器人业务上第三次易帅,前两任执行总裁更是机器人业内的顶级专家,纵使碧桂园“不差钱”,也没留得住这些来自全球顶尖企业发那科、西门子的人才。
这些无疑都给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打上了一个问号。
“Boss杨”和他的机器人梦
谈及碧桂园跨界做机器人,必然要提到碧桂园的掌门人杨国强。
杨国强出生于年,祖籍广东顺德北滘镇,那里也成为了如今房产巨头碧桂园的总部所在地。
杨国强自幼家庭贫困,据说17岁前没有穿过鞋,上学只能光脚走路。杨国强18岁辍学回家务农,后在哥哥的帮助下进入了一家建筑公司,花了十多年时间从底层小工一路做到了包工头,之后晋升为该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除了踏实肯干,杨国强身上也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年,杨国强和几位同乡合资将建筑公司买了下来并成为大股东,从此晋升为“Boss杨”,一步步打造出了如今的地产巨头碧桂园。
就是这样一位白手起家的地产企业家,对机器人制造却有着极大的兴趣。据媒体报道,杨国强是央视《我爱发明》栏目的忠实粉丝,还曾将节目中的农民发明家请到了碧桂园的总部做分享交流。
颇具实干精神的“Boss杨”也并没有把机器人仅停留在兴趣层面,而是直接上升到了公司业务。年5月,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刘宁在一场业内高峰论坛上正式官宣:“现在我们老板(杨国强)要干两件事情,一个是现代农业,一个是智能制造,他自己亲自干。”其实在同年3月,碧桂园已经在总部举办了机器人产业的博士专场招聘会。
自此,碧桂园的机器人业务仿佛坐上了火箭。官宣一个月后,碧桂园深圳机器人产业园揭幕,同年7月,碧桂园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博智林机器人公司,9月在顺德建设机器人谷,12月博智林与清华大学共同建立了机器人联合研究院。
在机器人谷建设之际,杨国强曾在公司内部会议上表示,5年内要在机器人领域投资亿元人民币。年初,杨国强又提了个小目标:希望机器人可以在当年完成量产前的试运营,并于年大量投入使用。几乎同一时间,碧桂园明确了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为未来三大重点业务。
一年多时间过去,机器人业务的重视程度有增不减。年3月27日,碧桂园披露了全年业绩报告,其中,年投入机器人业务光研发费用就高达19.7亿元。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相较于现代农业,机器人业务更受杨老板的重视,如今杨老板基本都在机器人总部的办公室办公。
“碧桂园速度”跑步进入机器人领域
机器人被称作“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项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装备。相比于房地产开发,机器人制造的技术难度和业务逻辑显然是完全不同的。
然而,敢想敢干的杨国强却在用“碧桂园速度”要求机器人的研发速度。据报道,杨国强在公司内部会议中要求博智林2个月就完成一项机器人项目的落地。投中网从碧桂园员工处了解到,一个碧桂园的售楼大厅最快也要2个月才能盖完。换句话说,用盖一座售楼大厅的时间完成一项机器人项目的落地,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但碧桂园却“做到了”。年4月,成立不到一年的博智林已经有了地面铺贴机器人、墙纸铺贴机器人、砌砖机器人等十几款建筑机器人完成样机研发并进入工地测试,还得到了央视的报道。
“碧桂园速度”果然名不虚传。
此外,碧桂园披露的年业绩报告中也包含了多个令人惊讶的数字。根据报告,碧桂园的博智林机器人项目自年7月启动以来已经招募了多名国内外研发人才,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2款已投放工地测试,累计递交专利申请项,获授权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数千名研发人员、数十项在研项目、上千项专利申请……一串串数字背后,不可否认的是碧桂园机器人业务在资金和人员上下足了本,但实际成果恐怕不能从单凭这些数字来判断。
“专利的数量并不能作为评判技术的依据,实际情况更多要看市场应用的情况。”某机器人制造行业人士告诉投中网,“现阶段的机器人制造都是基于已有技术,主要攻克的难关是应用这一环节,目前机器人应用的效果还比不上人工。”
关于机器人的应用情况,碧桂园年报中提及已有32款建筑机器人投放工地。对此,知情人士向投中网透露,32款建筑机器人目前还在申请专利阶段,不方便对外输出细节,后续产品量产后会逐步对外输出。
而据另一知情人士透露,现阶段碧桂园建筑机器人的试用主要限于相对简单的工种,或尚未涉及主结构相关的操作。比如水泥浇筑后需要工人手工打磨的操作,可以换成机器人作业;再来就是一些简单但高危的工种,比如外立面贴瓷砖,也就是在大楼外侧贴砖的工作可以交给机器人。
“技术很难速成,想要追求速度就要不断投入更多的资源。等到成本降下来,建筑和机器人的结合应该是能做到的。”该知情人士认为。
除了建筑机器人,碧桂园也跨界了餐饮行业。年5月,碧桂园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年1月,千玺机器人餐饮团旗下的机器人中餐厅在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商区开业,装修风格科技感十足。
机器人迎宾,云轨送餐,90秒制作一个汉堡,三分钟摇出一杯鸡尾酒,五分钟炒出一道菜……整个餐厅从配菜、烹制、传菜的全部环节都可以由机器人完成。
图片来源: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