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一株古树,就是一方故土、一段历史、一缕乡愁。古树名木历经百年风霜,依旧屹立如初。它们是自然资源中的瑰宝,是时间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佛山进一步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一株株古树在细心养护下,逐渐成为各地耀眼迷人的风景线。即日起,佛山新闻网持续推出“佛山古树名木花名册”系列报道,展现佛山市一批古树名木苍虬蓊郁之美,讲述古树名木背后的绿色故事。
八百多年“树王”守护小布村乡愁
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不可复制的珍贵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价值。在顺德区乐从镇小布村里,有一棵连年夺得“树王”称号的滇刺枣古树,看似毫不起眼,实际上是佛山目前统计到的最古老的一棵树。
乐从小布村的滇刺枣古树有着年的树龄。
从年起,顺德区进行过多次全区古树普查。在第二次普查中,乐从小布村的滇刺枣古树以岁的“超高龄”夺走“树王”称号。至今,这株枣树依然蝉联“树王”称号。
滇刺枣就是平时吃的青枣,而这株滇刺枣古树是未经改良的野生品种。据介绍,广东省百年以上的滇刺枣古树仅有4株,位于小布村的这株古树是佛山市唯一的一株滇刺枣古树,也是全省最古老的枣属古树。
“这棵树已经有八百多年了,是国家一级古树。”村民刘伯指着枣树骄傲地说。微风拂过,枝繁叶茂的古树发出簌簌的声音,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树下立着一块石碑,碑上记载着刘氏几代人的姓名。据刘伯介绍,这株枣树和刘氏祖墓相依八百多年,因此它也被当地人称为“刘家树”。
谈及枣树的故事,刘伯侃侃而谈:“刘家祖先在逃亡的路上,曾在路边的枣树上摘下一根树枝,用来抬神主牌。后来,刘氏始祖被安葬在这里,树枝也就被插在一旁,没有枝叶和根茎,竟然也长成了苍天大树。”对刘氏一族来说,滇刺枣古树就是他们的乡愁。
无心插柳柳成荫,随手栽下的枣树历经八百载春秋,跨过岁月沧桑,依旧静静矗立在小布村,守护着一代又一代乐从人。
多措并举让古树“老有所养”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珍贵的古树名木,顺德区设置了专项资金支持,统一对入册的古树名木进行建档、挂牌、圈护、病虫害防治、修整枯枝等。同时,顺德区每年还安排专门的管养人员对古树进行养护,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确保古树“老有所养”。
前段时间,佛山市自然资源局顺德分局乐从管理所工作人员在巡查时,发现滇刺枣古树的叶子枯黄了,他立即联系管养公司人员前来查看。经过一番检查后,管养人员调整了土壤配方、重新松土施肥、留出空隙让树根透气、为树木补充营养液。如今,滇刺枣古树依旧茂盛地向阳而生,冒出了许多新枝,果实也挂满了枝头。“在乐从镇,这株古树是最古老的,它的外形生长得很有灵性,像一把伞,寓意着庇护世人后代,需要我们仔细地养护。”乐从管理所工作人员表示。
滇刺枣古树果实缀满枝头。
随着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越来越强,更多的佛山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一直以来,村民会自发对古树名木进行养护,自发清扫滇刺枣古树的枯枝落叶,还会筹集资金购买水泥支架支撑树干,防止树干断裂。除了对古树本身进行养护,顺德区也同样重视古树的生长环境。据了解,顺德区将在小布村滇刺枣古树周围规划修建绿化公园,活化古树周边环境。
“活化石”“绿色文物”“自然的馈赠”……在佛山,古树名木不仅承载着佛山的历史,更体现着绿色的理念、见证着村落的变迁、传承着佛山人的乡愁。
佛山市自然资源局佛山新闻网联合策划
图片:潘伟欣
编辑:韩帼
审校:李达樟
你的和在看,我都很喜欢!:,。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广东最古老枣树藏身顺德!八百年“树王”守护佛山乡愁
佛山古树名木花名册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