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按:
“对佛山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一篇极其难做的文章,如果做成了,也是一篇极其出彩的文章。”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管清友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提出数字化变革将为佛山制造业提供历史性的“新道赶超”机会,如果佛山能抓住这个机会,就能在新一轮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管院长也提醒,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企业成熟的管理经验可能是数字化变革的障碍之一。但从全球产业发展角度来说,顺德乃至佛山企业在特定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无人区”,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案例可以借鉴,需要不断探索,也需要敢于试错。
管院长建议,杭州在物联网、产业互联网上的优势,能为佛山制造的转型提供数字化技术基础,佛山和杭州可以通过政府先行,密切企业间合作,共同探索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城市群间双城携手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以下为采访实录整理)
作者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管清友
来源
南方日报
1
抓住新道超车机遇,实现在城市竞争中率先突围
南方日报:你如何看待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制造业大市的佛山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管清友:放眼全球,国家之间的竞争,还是以制造业为基础。中国经历了产业升级,制造业立国的目标是不会变的。面对竞争,中国还是要抓实体经济、抓制造业升级。
佛山制造业基础发达,经过40多年的积累取得很大的成就,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制造业企业,世界强企业都有两家,是中国的家电之都。那么下一步佛山制造业怎么走?这确实是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另一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制造业带来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范式正演变成为新一轮变革的焦点。无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从产业数字化,这都是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赛道,我国目前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了31.7万亿,占GDP的超30%。从行业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新的赛道;从技术演进角度,是一个相对确定的技术方向;从应用场景来讲,许多新技术已经有了成熟的应用场景。比如重庆的两江新区以长安汽车智能升级改造为起点,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智能产业体系的生成。
对佛山来讲也是如此,要实现城市的整体飞跃,在全国甚至全球领先,就需要不停地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商业模式的改进、技术的创新突破。
因此,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以及中国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佛山数字化转型将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也是一篇极其难做的大文章,当然这篇文章如果做好了、做成了,也是一篇极其出彩的文章。数字化变革将为佛山制造业提供历史性的“新道赶超”机会。
南方日报:从城市竞合的角度来说,做好数字化转型这篇文章对佛山有哪些意义?
管清友:佛山的制造业发展现在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是对一流人才的吸引力有限,毕竟制造业的工资水平跟互联网企业有很大差距。二是企业利润比较低,虽然每年相对稳定,但赚的是辛苦钱,这就是做制造业的难处。
这些年大家也在反思,为什么佛山错过了消费互联网的机会?这其实也跟我们的制造业基础比较发达有关系,因为有了发展惯性,转变思维并不容易。
放眼全国,很多和佛山经济体量差不多的城市是抓住某个时机一跃而上的,比如郑州发挥交通节点城市的优势,合肥和西安拥有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苏州利用上海的创新外溢效应发展制造业。如果佛山抓住数字化转型的机会,在各大城市中率先突围,那佛山就能在新一轮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南方日报:数字化转型对佛山的企业来说又有哪些机遇?
管清友:以家电企业为例,虽然包括美的、格力、海尔三家中国家电企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巨头,每年维持相对高速的增长已经很困难。不止家电行业,佛山很多制造业领域都有类似这样的企业。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通道。认识了趋势后,企业还要舍得投资,尤其是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投资不一定管用,但不投资肯定不管用。必须要持续的投资。以美的为例,从持续9年投入超过亿元,尽管已经有多人的研发队伍,但还在深入布局研发力量,拓展B端业务,提升市场占有率,才能维持高速度的增长。
b端业务对技术创新的属性要求更高,技术的研发投入不可或缺,从企业到政府都要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在政府的支持,有些中小微企业在它们的细分领域中,也就能够相对全国乃至全球其他竞争对手更早赢得弯道超车或者换道超车的机会。
2
充分利用广深核心科研资源,鼓励创新敢于试错
南方日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投入产出比是企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