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万亿顺德高质量发展再探索,缘何选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千百年来,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佛山顺德依水而生,因水而盛,域内星罗棋布大小河涌近千条,三分之一的面积为水域,是一座典型的岭南水乡。

“作为一座水乡城市,顺德要做好以水美城、以城聚才、以才兴城这篇‘大文章’。”在日前闭幕的中国共产党佛山市顺德区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以下简称“顺德党代会”)上,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智勇称,依托“水”,将其打造成为人心向往之的城市。

从水乡走来,顺德创下了无数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如今,站在“万亿顺德”新起点,做好“水文章”将成为这座城市焕发新活力的源泉。

未来,一场治水“大会战”将在这里掀起,一种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这里成为风尚,而一座极具魅力的“水韵凤城”也将在此处崛起。

顺德均安水韵十足

唤醒一次“水乡记忆”

水,是顺德这座城市的基因。这里水网纵横,大地如棋,以水为练,串联起了每块富饶的土地。

如今在顺德,全域范围内的大小河涌近千条,水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超过三成,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岭南水乡、“千河之城”。

千百年来,顺德依水而生、因水而盛。水,在顺德城市演变、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昔日,充满智慧的顺德人“靠水吃水”,创造了桑基鱼塘这一农作形式,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为顺德商贸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船缫丝去,一船白银来”,此后,顺德凭借发达的水网,以航运促商贸发展,让水乡获“南国丝都”“广东银行”美称。富甲一方,顺德从来与水不无关系。

在顺德快步跃入工业时代,水,又再一次见证了顺德的腾飞。一批批工业作坊、厂房沿河而生,一船船“顺德制造”从内河驶向全球各地。

然而,在顺德大步流星迈向现代化城市路上,粗放的工业、无序的城市规划为水乡带来了“伤害”。近年来,“牛奶河”“五彩斑斓河”等河涌污染的新闻深深刺痛了顺德人的心,人们从未如此像今天一般,期待曾经的清水长流、鱼翔浅底的“千河美景”再次回归。

“水是生命之源,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河涌交错、鱼塘密布、水网纵横,是顺德生生不息的根脉,也是最宝贵的财富。”为守护住这座城市的“根脉”,在此次顺德党代会报告中,就重点提出了水环境治理是事关顺德全局的重大工程,“以水美城、以水兴城”是事关长远的重大战略。治水,将是这座城市重新焕发活力的新源泉。

顺德陈村因水而盛

掀起一场治水“会战”

治水,将是一场“艰苦之战”,也是一场“必胜之战”。据顺德党代会报告,未来五年,顺德将开展水环境治理“大会战”,实现水清岸绿、长治久清。

在这场“会战”中,目标已明确,关键看“方法论”。对此,顺德表示,未来,治水工作将坚持总体规划、系统治理,采取试点先行、分步实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面改善水质,闯出一条治水管水的新路子。”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智勇在报告中称。

据介绍,顺德将高标准编制治水总体规划,以流域治理为核心开展综合治理,在群力围、石龙围和南顺联安围率先试点,总结经验并逐步推广。

“我们要从过去碎片化的分段治水模式,转变为以联围为单元的系统治水模式。”北滘镇党委书记张新杰称,作为顺德治水“先锋”,北滘将为顺德系统治水模式改革再探路。作为治水“排头兵”的陈村镇,也表示未来会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治水攻坚战。

加强水治理统筹,顺德还建立统一高效的治水指挥体系,区级统资金、统建设,镇街管征拆、管保障,一体推进“厂、网、河、园区”等涉水全要素建设,综合统筹摸排、设计、施工、管养等各环节。顺德还将实施治水“八大行动”。

容桂“水韵红星”

打造一个“水韵凤城”

顺德治水的逻辑是什么?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刘智勇称,“以水美城、以城聚才、以才兴城”,将让顺德成为一个有魅力、让人心向往之的城市,目的是以一流的城市吸引一流人才、聚集一流产业。可以说,“以水兴城”是未来顺德治水蓝图的宏伟目标。

顺德如何从“水”到“城”?党代会报告中就有明确提到,未来,顺德将以“组合拳”,打造“水韵凤城”,重塑水城魅力,并让绿水青山成为城市底色。

如顺德将“以水为脉”开展城市重塑,实现以水美城、水城共融。包括沿着水网脉络,全面整理滨水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城市更新、整村改造和村级工业园改造,坚决拆除沿岸违法建筑和设施,让城市滨水区可亲可近,真正做到还水于民。

另外,顺德还提出要“以水为媒”,把山林、水体、田园、湿地、绿道等生态资源串珠成链、连为一体,构建四条贯穿东西的生态连绵带,使之成为田园牧歌式的城市美景。建设水网绿色生态岸线,统筹兼顾河道防洪、排涝、航运、景观等各项功能,推进水系连通、岸线贯通,实现“水在城中、水城共融”。

顺德还以“水”串起人文。如在延伸治水内涵上,顺德将以山水田园为景观、历史人文为特质、公园街区为场景,挖掘和开发顺德丰富的水文化元素。另外,为了串联旅游景点、商业热点和文化亮点,丰富滨水业态,顺德还将打造贯通全域的水上巴士旅游线路。

值得一提的是,依据全域水网特点,在大良、容桂、伦教、勒流片区建设水韵凤城核心区,在陈村、北滘片区建设治水治产治城融合示范区,在乐从片区建设滨水都会区,在杏坛、均安片区打造特色水乡小镇,在龙江片区打造水乡旧城活化典范,“五大水名片”各具魅力、交相辉映。

而依托“水”,顺德再谋城市发展新篇。如在顺德南部,以容桂水道“三江六岸”、十公里滨水长廊为主轴,实现历史人文、自然生态、生产生活多种要素的完美组合,推动大良、容桂、伦教深度融合,打造对接深港珠澳、面向的南部都会中心。

德胜河南岸商业发达

践行一种绿色发展理念

“治水是管长远、利发展、惠民生的大事,是顺德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重要举措。”刘智勇说。借助治水实现城市的重塑、再造,再迈向“以水兴城”,不仅是顺德对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向往的回应,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一个具体实践。

绿色,让顺德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丰盈。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以来,顺德两获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第一的荣誉,顺德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绩有目共睹。如告别过去粗放的发展观,近年来,顺德通过“村改”工作向存量土地要发展空间,并腾出一批空间复垦复绿。

“经过‘村改’及持续的河涌整治,现在村里的河道变美了,白鹭鸟也飞回来了,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在顺德党代会陈村代表团分组讨论中,顺德区党代表、陈村镇勒竹社区党委书记甘建峰介绍,这是“绿色发展”给村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近年来,顺德也不断强化河道规划、保护、治理和利用,包括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大水系水体环境综合整治,开展黑臭河涌治理攻坚行动等。

“未来,顺德治水的难度不亚于‘村改’,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刘智勇说。

统筹/陈昕宇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子宁、王名润、刘鹏飞通讯员:顺宣、陈树忠、甘培田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24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