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佛山顺德美食不可错过的鲮鱼饼

佛山顺德是美食之乡,但顺德的美食,居然还与一位大才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传明朝穆宗隆庆四年,有一个叫黄士俊的孩子在这里出生了,她的母亲是一个殷实的大户人家,为了给儿子补充营养,她常常给儿子做鲮鱼食用,渐渐做法也出现了各种花样,比如,酱鲮鱼、蒸鲮鱼等等,因鲮鱼刺多,黄妈妈就剔除鱼刺,做成鲮鱼饼给儿子吃。

就这样,三十岁那年,黄士俊高中状元,成为当年顺德县的第一位状元郎,据说黄士俊才思敏捷,文采斐然,在应试中对所有的问题都对答如流,得到了主考官的美赞,被获点为状元郎。

据说,黄士俊中了状元之后,人们纷纷向黄妈妈讨教育儿经验,黄妈妈道出儿子之所以聪明过人,这大概与她经常给儿子食用鲮鱼有关吧。

除此之外,顺德地区接连出现了近三千多名高中科举的读书人,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大概都与顺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这里的鱼产品资源丰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吧。

有研究表明,鲮鱼富含维生素A、烟酸、维生素E、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好处,有多部史籍都有记载,鲮鱼具有强筋健骨,益气补血、健脾养胃之功效,读书人食用鲮鱼更是益处多多。

状元黄士俊的例子足以证明,黄妈妈生有三个儿子,黄士俊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和弟弟都喜欢吃牛羊肉,唯有他喜欢吃鲮鱼,因此他的骨骼和大脑发育的特别好,后来他高中状元更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一只鲮鱼在顺德人眼中就有了神圣又美味的感慨。做法也多达上百种,不仅鱼肉可以煎、炒、烹、炸、焗、炖等等,就连鱼皮、鱼肠等都能入菜,实在是把一条鱼的价值完美无缺地展现出来。

凉拌鱼皮,酸酸辣辣,生津开胃;鱼肠用来煎蛋,其味道之美绝不比海鲜逊色;连骨头都酥香无比的鲮鱼罐头,让你一连吃上三碗米饭肯定没问题。

酿鲮鱼更是吃出了鲮鱼的一种高境界。因为鲮鱼天生刺多,不过这绝对难不倒爱吃鲮鱼的顺德人,他们把鲮鱼的皮囊剥出来,去除鱼骨,将鱼肉剁成肉糜,再经过精心烹制再酿回剥好的皮囊当中,依旧是一整条鲮鱼的模样,但是吃起来没有骨刺,在满足味蕾的同时,还免去了剔除鱼刺的烦恼,想想都是一种享受。

不过最让人回味的还属状元妈妈做的鲮鱼饼。其中,均安鲮鱼饼还成了顺德的金牌名菜,是君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在加南大多伦多举办的顺德美食节上,均安鱼饼就曾获得优异奖。还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鲮鱼饼的选材特别严格,据说,在选鲮鱼时,要求打捞上来的鲮鱼必须鱼纹整齐,不得有一点瑕疵,一条上好的鲮鱼需新鲜跳跃,活泼生猛,也不能太过肥胖,如果遇到烂尾,身上有红斑或者鱼眼发红的鲮鱼都不能用。

就看这选材的严格程度,好料做好菜,这样的新鲜鲮鱼做出来的鲮鱼饼能不锁住人们的胃吗?

制作鲮鱼饼的过程也很考究,首先刀工要过硬,刮鳞、去骨、切块等等都需要一气呵成,在搅拌鱼糜的时候,必须沿着同一方向,用力均匀,切不可用力过度,只有这样,做出来的鱼饼才会鲜嫩爽滑,好吃入味。远远胜过机器搅拌的生硬无味,这大概也是鲮鱼饼制胜的一项不可获取的诀窍所在吧。

制作鲮鱼饼,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鲮鱼饼的厚度也很重要,最厚不可超过0.5厘米,这也是为了避免在放入油锅进行油炸时会出现外焦内生的现象,导致口感大打折扣,难以入口。

其次,在炸制鲮鱼的过程中,必须先用大火稍微炸一下,之后再用小火慢炸到熟,这个步骤是为了避免用大火炸易糊的缺点。先用大火是先锁住鱼饼外边,使其不易变形。

再一个就是,在搅拌鱼肉,打制鲮鱼滑的过程中,一定要用筷子打制到肉糜起胶,只有这样,炸熟后的鱼饼才会嫩滑弹牙,口感绝佳。

如今,鲮鱼饼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四海八方的游客,只要来佛山,都会去顺德品尝一下这里的鲮鱼饼,一是为了满足口福,说不定还可以与文采奕奕的状元郎沾上一点点文人书生的气质呢。#发现新佛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17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